返回第179章 新的开端(第2/3页)  碎月如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高校大学生分配成了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

    也许,今天的大学生简直无法想象,大学毕业生居然还能成为如此热门的‘抢手货’!真是好羡慕啊!他们是真正的‘天之骄子!’毕业时由国家统一分配,根本无需自己四处求职,因而也就没了‘屡碰钉子’的挫折感,更不会生出‘毕业’即‘失业’的哀叹。

    他们心里想的也许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苦心志,劳筋骨,又有何妨?’他们既踌躇满志,又怀才得识,值此祖国四化大业亟需用人之际,他们犹如‘生力军’般横空杀出,以‘斩妖除魔,舍我其谁?’的姿态立意创亘古奇迹,立撼世伟业。

    晓东是在研究生考试临考前一周被老范叫到办公室单独谈话的。当晓东一头雾水地走进老范办公室时,老范并没有直截了当告诉他叫他来所为何事,而是和晓东先聊起了家常,不光聊晓东的学习、工作、兴趣爱好等话题,甚至连晓东的家人,包括毛大年的情况都被老范问了个周详。

    末了,老范神色一正,问道:“晓东啊,快毕业了,你对毕业去向问题有没有什么个人想法啊?”

    晓东心里清楚,老范找他来绝不会仅仅聊家常,肯定还有什么要紧事要谈。这不,老范终于说到正题上了。

    晓东对老范一向十分尊重,这不光因为老范是长者、是领导,又是自己的入党介绍人,更多原因也许是老范和自己的父亲颇有相像之处。你若问晓东他们到底像在哪里,晓东很可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或许是他们身上都还保留着军人的那种特有气质吧!所以打从进校起,他对老范便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见老范终于提出正题,晓东便立马实话实说道:“我一直在复习,准备考研。我觉得既然上了大学,那就不要满足于本科阶段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只有在专业上不断向更深层次学习钻研,那才不枉此生求学之攻。换句话说,随着四化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国家肯定也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

    老范目光柔和地看着晓东,同时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少顷,说道:“你能如此考虑问题,可谓既考虑到个人的理想追求,又兼顾到国家的实际需要,实属难能可贵。只是,我今天把你叫来是想告诉你,你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留校当老师。”

    晓东闻言不觉一愣,不为别的,只为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了,他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另外还有一点,若留校任教,那他这研究生到底是考还是不考啊?他可是为此日战夜熬地准备了近一年时间,难道临到末了,就此放弃?晓东头脑里怎么也一下转不过这个弯子!

    老范见晓东一脸苦逼的样子,心知晓东正处两难之间,故也不急着让晓东当场表态,而是体谅道:“你可以先回去认真考虑一下,三天后,还是在这里,你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

    有些话,老范当时虽未明说,晓东其实事后是能掂量出轻重,分得清好歹的。

    首先,留校一途早在半年前77级毕业时就有。那可是从应届毕业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凤毛麟角,其本身便代表着一种莫大荣誉,而轻言放弃实属不智之举啊!;

    其次,留校,留校,那不就意味着自己能继续留在这所学校里,既可以随时向熟悉的老师、前辈学习请教,又可以享受高校里的那种浓郁的学术交流环境?更何况,作为教师家庭里长大的晓东,岂能不知‘教学相长’的道理?

    再次,作为一所国家兴办的正规高校,其年轻教师在职进修的机会断不会少,那也就是说自己读研深造的梦想照样可以实现。不仅可以实现,也许还可以超出自己想象的方式得以实现。至于怎么超出自己的想象,晓东尚未想清楚,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而来之时,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几乎天天都在宣传,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要和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