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有客来(第1/3页)  最佳电影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个时候因为票房都是人工统计的,在统计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延误,所以票房都不可能及时汇报,对于许敬等人也只是知道电影口碑很好,引发热烈的观影人潮,对票房倒是没有太多过关注,这也是到这会林建国才拿到票房数据的原因。

    “首日182万,第二日254万,第三日266万!首周末三天票房702万!”赵小军拿过林江手里的数据报告走到许敬旁边念了起来。

    “我也要看!我也要看!”周小迅小脑袋也是挤了过去。

    “呵呵,还不错,虽然没有破掉历史记录,对于我们公司来说这个成绩倒也说得过去。”许敬倒没有太多的惊喜,原时空里见惯了各种纪录,这个成绩也就不显得怎么样了,尤其是没有突破香江电影首映记录这一点,实在算不上什么大惊喜。

    “小敬,你胃口是多大啊!要知道此前的记录是年初贺岁片《八星报喜》创下的,主演就包括了周闰发、郑玉玲、张雪友、黄佰鸣等八位大牌明星呢!首映票房也就比这个数据高几十万而已。”赵小军对这个成绩却是相当满意的。

    其实《杀手》的这个票房数据比起许敬的预期还是差上不少的,不说上映时间正好是周五,在宣传上花费的心思可不少了。

    香江观影人群向来是喜新厌旧的,哪怕你是大牌明星,即使能起到一定的票房号召力,也决定不了影片的最终票房,倒是时常有一些新人主演的新题材电影能成为票房黑马。原因很简单,香江的许多大牌明星接片数量太多了。

    比如周闰发在86年《英雄本色》打了一记翻身仗一改‘票房毒药’的称号,又疯狂的接片,仅在87年一年便有12部其主演的电影上映,88年也有8部电影上映,如此频繁的接片拍片,即便每部都能像《英雄本色》一样出色,观众也是会产生视觉疲劳的。

    这个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造成了香江演艺界断代的原因,好的资源都是围绕着大牌明星打转,新人难以出头,以至于数十年后一线的港星依旧是八十年代起来的那一批,而新生代演员却少得可怜。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程龙,拍片数量就少得多,其平均每部电影的票房号召力就比周闰发要大得多。

    许敬和周小迅作为完完全全的电影新人,《杀手》能取得这个成绩除了电影质量确实好之外,更多是因为许敬大规模宣传手段的效果。在宣传上便花去了300万,足足占了总投资的三分之一还多,这个比例比数十年后许多好莱坞大制作影片的宣传费用比还高,还得再加上电影主题曲带来的连带效应。

    在如此多的宣传手段之下,却依然没有破掉《八星报喜》创下的历史记录,的确小于许敬的预期了。

    这个成绩对许敬来说,虽说谈不上大惊喜,倒也不至于看轻了,因为原时空里《杀手》这部电影虽然引起剧烈反响,无论是影评人口中还是观众眼中,口碑都是非常高,但是它的票房却实在算不上有多出色。

    原时空里,《杀手》投制片成本是1600多万美元,北美票房1900多万美元,全球总票房4500多万美元。在好莱坞众多大片里,显得很一般。

    好莱坞叫好不叫座的电影本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但是在许敬看来,这部电影完全可以做到叫好又叫座的,因为它的商业性一点也不差,这也是许敬敢花把宣传比例提到如此之高的原因。

    至于造成原版《杀手》票房低的原因很简单,只因为它是在1994年上映的。

    在电影界里,即便是数十年后,谈到1994年,这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一年,因为它号称是有史以来电影最辉煌的一年。

    1994年,不仅上映了《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狮子王》、《低俗小说》、《幕后谎言》、《小妇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