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4 章(第1/4页)  童氏百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激发了我的斗志。

    尽管上学年,知识学得非常非常不扎实,但我仍有很大信心赶上去。大半年没集中精力学习过了,如今这样做,极不习惯,仿佛有隔世之感。每当不觉不知走神时,我都会想起极不和谐的家庭,叽叽咯咯的家人,立即就感觉厌烦了,没法子和他们相处,还是离得越远越好。还是学习吧,只有学习,我才能摆脱自己的窘境,我时刻这样告诫着自己。

    时间真是医治创伤的良yào,从大脑不归自己支配,到如今又几近正常,我用了大半年时间。

    昨天下晚自习回到宿舍,几个室友正在议论,“听说张玉秀疯得可厉害呢,经常一个人跑上街,家里人四处寻她,急得不得了。”“老师不是说她好了,转学去另一所学校了吗!”“不知老师从哪里听到的消息,有人听到的就是这样的。”……我马上腿脚发软,但是我不让自己相信他的说法,老师已经说了,她好了。我安慰着自己,可是心里依然有隐隐的不安。我的心情就像一部悲情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我的求学经历也像一部悲情小说的情节,曲曲折折;我的命运更像一部悲情小说的主人公,集万千人物的不幸于一身。

    1954年3月3日农历:正月二十九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间cāo,班主任把我留在教室,祝贺我自开学以来,学习状态有很大改观,学习效率也有较大提高。鼓励我继续努力,再坚持几个月,考上大学,就真正能掌控自己的命运了。还要我放心,不要再有负担,张玉秀已经好了,她也正在向着大学的终点冲刺。

    见班主任重提此事,我就又跟老师求证一下:“老师,您是听谁说的,我还听别人说她根本就没好,还经常往处乱跑呢。”

    老师的眼神划过一丝惊慌,瞬间消失,说:“没有的事,我是亲眼从她父亲的信里看到的,还能有假。”

    “哦,那就好,那就好。”我讪讪地说。

    为了应对紧张的学习,我又开始适当地打打篮球。我的两双鞋底子都快磨透了,钉鞋掌子的钉子,扎到ròu里去了,钻心地痛。走起路来,也一瘸一拐的了。可是家里的生活费依然没来到,我都快没饭吃了。

    昨天就给武儿发去电报了,叫他回家催父亲给我邮钱,至今没消息。估计钱已经在路上了吧,我自己这样想着。

    1954年3月20日农历:二月十六星期六天气:晴

    前几天,我收到了武儿的来信:“哥,你先跟同学借点花着,继母这段时间直个劲地吵闹着分家,搞的家里鸡飞狗跳,一刻不得安宁,父亲如今对汪姓继母是两手捧刺猬,碰不得,丢不的。继母有孕在身,父亲不依着她,她就以死或者以打掉肚里孩子相要挟。有她自己那个孩子秋菊的先例,以她的横行劲,家里人相信她敢说到做到。”

    这不是我家的夏金桂吗!薛宝钗家的夏金桂,是有名的“搅家精”,把薛家搞的乌烟瘴气,四邻不安,亲朋疏远。

    另一种感觉告诉我,我的书恐怕读到头了。家里有这么一个祸事精,能好才怪呢!

    又过去好几天了,仍不见生活费来,上次借同学的还没还,怎好意思再借!从来都是同学跟我借钱,现在反过来了。感到空前的压力,再也和同学开不了口。

    我又记起那夜所做的梦来:

    我一个人走在一座长长的桥上,四下里无一人,倍感孤独寂寞。当我就要走到桥头时,最后一截桥断了。我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第二天早上醒来,还为梦中情景遗憾,觉得不是好兆头,心里七上八下的,被搅得生痛。

    就在我弹尽粮绝、走投无路时,柳氏托她娘家的一个远方叔叔写的信又来到了。信中说,汪姓继母把家里搅得无一天宁日,她在那个家生不如死,让我回去一趟,将家中诸事解决了再回来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