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 章(第1/4页)  亡朝不过如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一家人,衷心祝愿五十六个民族永远团结在一起。

    ☆、第17章 最不干活的朝廷政府

    东晋的灭亡比较有意思,因为在那段时间里面有几件有趣的事情发生。当然,一个朝代的灭亡不是喜事,而是悲剧。但这并不能阻止我们在其灭亡中发现许多有意思的历史,它们可作为我们现代人茶余饭后的消遣笑谈,也可以成为警醒世人的反面教材,以鉴后人。

    东晋的上层社会主要是士族,士族也就是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这种名门望族还是起源于魏朝的“九品中正制”,这种制度的核心思想就是国家选拔公务员只看那个人的出身,老爸当官的,自然儿子也是优先考虑安排到政府上班。至于农民的儿子还是说声“呵呵”吧,所以在当时寒门是难出贵子的。国家机关里也由此充斥着各种层次的官二代、官三代等。

    除此之外,名门望族之间的婚姻也讲究门当户对,所以士族之间又经常结成亲家,这样的政治联姻使士族与士族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各种权利和势力相互渗透,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就这样发展到东晋时期,士族已经成为能和皇族平起平坐的存在。

    能和皇族平起平坐的士族有什么能耐:

    他们有权,军、政大权都在他们手上。

    他们有地,土地甚至山泽都是他们的私有财产。

    他们是土豪,而且是有文化的土豪,士族出身的官僚大多有钱,不靠公务员的工资过活。他们崇尚的是道家的治国思想,他们的从政办事理念可以写成一幅对联。

    上联:居官无官官之事

    下联:处事无事事之心

    横批:无为而治

    欧拉,这样的工作指导思想之下,政府的不作为成为了常态,就连当权的简文帝,也是道家理论“玄”学的专家,他除了上朝批奏折,平常没事还跑到到学校里兼职当老师讲玄理。他虽然精通理论学术,但却从来不知道庄稼是什么东西。“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个只会吃饭和说话的人,给他管理国家,那真是够悬了。

    又如王羲之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最了不起的书法大家,没有之一。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他也是士族成员,他的家族还是中国史上十大名门望族之一的琅琊王氏。

    王羲之的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而且祖父王正为尚书郎,伯父王导更厉害,是东晋的丞相,王羲之因为这样的出身,一进公务员系统便任职秘书郎,最后官至右军将军。

    王羲之不但字写得好,官当得大,而且为人更是以不拘小节出名,当初他的未来岳父来他家选女婿的时候,个个兄弟都穿西装打领带,以最好的面貌来示人,而他则袒胸露rǔ在东床上吃东西,岳父一看就选他了(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也因为王羲之这种xìng格,他的书法作品也是豪放潇洒,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而作为有其父必有其子的产物,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也深的他老爸的遗传。不但是个书法家,还当了官,而且同样以以放dàng不羁而闻名,是东晋无为而治官员的典范。

    王徽之在跟着大司马桓温混的时候,经常蓬头散发,衣冠不整。作为一个在职公务员,代表的是国家和政府的形象,这样不修边幅确实不好,而且一般的领导都不喜欢有这样的下属,不过桓温是个爱才之人,知道他的是个才子,对他十分宽容。

    过了几年,王徽之转任到车骑将军桓冲手下干活,负责管理马匹。王徽之依然我行我素,还是整天一副披头士的模样。可桓冲不是桓温,他虽知道王徽之有才,但却看不惯恃才放旷的人,所以经常找机会刁难王徽之。

    有一次,桓冲下基层调研,特意跑到王徽之的工作岗位上巡查,然后问他:“王参军,你在军中管理哪个部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