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1 章(第3/4页)  西汉那些事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王莽在全国人民广泛地支持下,改国号为新,正大光明地当了个篡位皇帝。

    阿龙辞典 白居易评王莽

    王莽的故事,后人评说很多,但最为人所熟知的,却是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是当时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谁知?”当大家都认为周公做得不对,说周公坏话的时候,周公死了,那么大家也就不会知道周公的忠诚;当大家都觉得王莽礼贤下士,说王莽好话的时候,王莽死了,那么大家也就无从了解王莽的jiān伪。所以说,要认识一个人,真难呀,是是非非,好人与坏人,不是很容易就分得清的!

    日久见人心

    王莽要是生在现在,肯定就是影帝级的人物,让人不得不佩服他能把每个角色都表演得淋漓尽致,给人们留下了最深刻记忆的同时,又拥有了众多的粉丝。在那个纲纪混乱、裙带关系复杂的年代,人们最痛恨的就是上流社会的穷奢极yù。而王莽恰恰做到了大义灭亲、恭俭勤政,他准确地击中了人们情感中最脆弱的部分,让大众倒向了他这边。但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的最好标准,王莽忽悠了大众一时,但忽悠不了一世。

    7、 更始将军

    新朝末年,各路起义军纷纷起来,一是想要推翻王莽的政权,二是想要在争夺天下的时候分一杯羹,当然,能坐到老大那个位子就更好了。乱世之中,英雄什么的肯定少不了,但也不缺庸碌之辈。当时,此类人物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更始帝刘玄了。

    别看刘玄庸碌无为,可人家好歹是刘氏皇族,祖上也有当官的人,比那些带头起义的王匡、王凤等出身高贵多了。可惜,身份高贵了可不代表做人处事的能力也高人一等。

    刘玄年轻的时候,弟弟被杀,本来想找朋友帮忙报仇,结果仇没报了,朋友反倒惹了祸,连累了他。还好他年轻,别的虽然不行,但逃跑还是很在行的。他一路逃到了平林,顺便投身到轰轰烈烈的起义当中。

    刘玄在起义军中混了一段时间,大家都知道了他是刘氏皇族的后代,便不由得怀念起刘家当政的那些岁月来。虽然那时候的日子并没多好过,但也比新朝末年来得强,好歹刘家的皇帝不随便搞改革不是?于是,在众人要推选老大的时候,身份最尊贵的刘玄成功上位,在公元23年的正月当上了“更始将军”,后来更被人推举成为皇帝。

    阿龙记事贴

    形象大使很流行

    今天的形象大使一般是找明星,古代,形象大使则是找有特殊身份的人,比如王室子弟。新朝时,没那么多王室子弟可找,大家都放低要求,只要姓刘的就行。绿林军捧了刘玄做形象大使,赤眉军也学样,找来一个姓刘的立为皇帝,实际上就是形象大使。这就是放牛娃刘盆子,当时15岁,穷得衣不遮体。大家向他磕头,刘盆子哪见过这场面,这么多凶神恶煞的大人物齐刷刷跪在他面前,小刘顿时紧张得面红流汗,差点就哭起来了。

    刘玄很紧张,暗道:“咱虽然顶着皇室后裔的身份,但从小到大就没想过要当英雄,外带拯救苍生啥的啊。现在被推举上来,我就是想撂挑子不干也不行了。”既然逃不了,他就只好硬着头皮死撑到底。

    等到举行登基仪式那天,刘玄更是在嘴里不停地念叨:“我叫不紧张,我叫不紧张……”他边走边发抖,很多将领见他直冒冷汗,都不由得暗中嘲笑:“就这么一个撑不起场面的家伙,想让咱听他的话,绝对做不到!”

    刘玄的确没啥本事,不过好在当时的起义军势头正猛,他这个名义上的老大就算不管事,下边的人也会尽心尽力地打江山、扩大队伍。他一上台,为了最大限度地赢取民心,就号召大家要打倒王莽,恢复汉室江山。口号一喊出来,百姓们都纷纷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