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3 章(第1/4页)  民国匪祸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面。徐州军警在火车站见到下车的麻面洋人,即派人跟踪,见他径往米洛里饭店投宿,遂将其扣留,并打电话通知砀山车站的几名士兵立即搭车来徐州。经这几名士兵指认,证实此人正是砀山逃犯,但这名洋人始终拒绝提供其姓名和国籍。

    至此,米洛里饭店贩卖军火案已捕获米洛里夫fù、别施金、纳哈洛夫及其女儿、麻面洋人等6名人犯。陈调元命令士兵将他们押送南京,jiāo江苏督军处理。

    共产党剿灭匪患造福人民

    中国共产党以推翻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制度、解放全中国人民为己任。附生于剥削制度的社会肿瘤土匪,自然也属于根除的对象。在漫长的革命斗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消灭反动军队的同时,也对土匪进行了打击和剿灭,以求彻底解脱人民的苦难。东进纵队消灭刘磨头早在19241927年的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的各地农民协会就给予土匪以极大的打击。máo zé dōng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农民协会办了14件大事,其中就有“清匪”一项。他写道:“什么盗匪,在农会势盛的地方,连影子都不见了”,“哪怕从前是土匪很多的地方”。他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农会会员遍地皆是,又有武装,土匪无处藏身,因此,“农运一起,匪患告绝”。

    抗日战争中,1938年初,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组成东进抗日游击纵队,从太行山进军冀南。当时冀南因日军进攻、guó mín dǎng军逃跑、伪政权建立,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各县土匪、会道门、溃兵,纷纷打着“抗日”的旗号组织武装,蜂拥而起。他们到处抢劫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还相互火并,大打出手,百姓苦不堪言。

    当东进纵队进至巨鹿、任县地面时,曾遭遇当地巨匪刘磨头。刘磨头手下有匪徒3000人,以任县东北的环水村为巢穴。该村四面环水,水深三四尺,水面又宽,易守难攻。刘磨头盘踞此地20多年,抗战前巨鹿、任县的保安团和guó mín dǎng第二十九军都先后攻剿过该村,均未能取胜。1938年4月初,东进纵队先以机qiāng封锁环水村水面,防止匪徒乘船逃跑;又以一排突击队在一个投诚匪目的带领下,借清晨大雾的掩护,乘船进村。登岸后,突击队消灭了匪哨,后续部队立即跟进,包围了匪徒,经过激战和喊话瓦解,全歼该村匪徒。与此同时,其他部队也消灭了刘磨头驻外村的匪徒。

    由于东进纵队打击和消灭了冀南各县多股顽固与人民为敌、勾结日伪破坏抗战的匪徒。冀南地区社会治安因之大为好转,使八路军冀南抗日根据地得以顺利建立和巩固。

    1939年,新四军领导人陈毅在《坚持江南抗战的诸问题》一文中,曾专门谈过土匪问题。针对当时江南各地土匪如毛的现象,他主张,对那些有计划地捣乱抗战后方的以及摇身一变成为汉jiān的土匪头子要严厉镇压。当新四军在苏北东进到黄海之滨的南通、如皋、启东、海门、东台、大丰一带时,苏北沿海从长江口到连云港各股土匪、海匪山头林立。他们白天在海上、夜晚到陆地,恣意抢劫、派大户、jiānyínfù女;有的更投靠日伪顽,破坏抗日。由于土匪、海匪神出鬼没,捉摸不定,极难剿灭,因此当地百姓说是“捉不完的虱子,剿不完的匪”。

    新四军苏中军区四分区根据群众提供的情况,对各股土匪、海匪武装进行调查了解,采取不同策略,消灭和瓦解了各股匪徒,保卫了苏北沿海各县的农、渔、航诸业,也保卫了苏北抗日根据地。

    杨子荣智擒座山雕

    抗战胜利后,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控制了东北广大地区。guó mín dǎng因部队尚未空运过来,为夺取地盘,便收编、利用土匪在东北民主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