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重写之第一章 追寻(第1/2页)  天才四分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家村,这个位于山沟沟里的小村庄,只有不到几十户人家。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个村子虽小,但周边临近几座大山脉,物产资源丰富,村民们上山打猎,采摘药材,日子倒是也过得挺富裕。

    只不过这村子位置偏远,很难与外界沟通,能从这山里走出去的人根本没几个。

    到了近些年,临近的乡镇修建了公路,这才使得进出的交通方便一些。有了公路,村民们去镇上的邮局也方便了不少,一些从外地寄回来的信件、物品终于得以跨越地域的限制,送到村民们手里。

    “毅帆!刘洋!刘峰!你们几个伢子给我过来!你们的刘辛哥寄东西回来啦!”

    拖拉机的轰鸣声平息下来后,一个洪亮的呼喊声打破了村子的平静。喊话的人是刚从镇上回来的洪姨,只见她肩上扛着,手上抱着,掌上拖着,满满的都是大包小包的东西,即便如此,她却不流一滴汗水,大气都不喘一口。这点程度的苦力活对山里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喔喔,辛子这次又寄了什么回来了?上回他寄回来的什么收音机,都没啥用处,他一个人在外辛苦,就别让他再破费了。”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在一旁笑着说,提到辛子的名字时,他苍老的脸上浮现出无比自豪的神情。

    刘辛是他们村新一代人中的翘楚,在那个村子里没多少人识字的年代,他硬是凭借萤囊映雪的精神,寒窗苦读,终于通过高考,成功考上省里的大学,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

    随后,他在大学里更是不断努力,丝毫没有放松,在别人运动恋爱之际,他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并得到前往美国深造的资格。

    要知道,村子里绝大部分人,几十年都没踏出过村子一步,最远就到过附近的镇上。别说美国,就是北京在哪里都没概念。

    所以刘辛毫无疑问,就成为全村的典范和英雄。尤其是他还时不时写信和托人寄东西回来,比起山里的野兽药草,来自外地的糖果玩具要更受小孩子欢迎。甚至很多时候,整个村子里的人都会围过来看他到底寄了什么东西回来。

    九十年代初,这村子里还没怎么通上电,所以刘辛寄回来的小电器是一样都用不上。最受欢迎的,反而是玩具和零食。当然,还有他的信件和照片。

    “毅帆!看!辛子哥哥身后有个好大的石头人!还有这些是什么?大楼吗?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大楼!比镇子上的三层楼都大!”

    只有七岁的刘洋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张只有6寸大的小照片,口水都快流了出来。刘洋是刘辛的堂弟,都属于外刘里的一员。

    刘家村历史悠久,长达数百年,经历过好几次人员迁徙。而在迁徙过程中,这个村落最原始的居民自称为内刘族人,并把因动乱迁进村子里刘性子弟称为外刘族人。

    这种氏族的划分,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原始居民的基本物质条件,还有方便族谱的编写。不过到后来,内刘外刘就没什么分别了。除了小部分的传承,大部分人都已经打破这种隔阂,早就没有内外刘的概念。

    “什么石头人啊!这是自由女神像!上次辛子哥寄回来的书上写着的。”

    刘洋身旁的刘毅帆一脸鄙视,他是内刘族长刘长兴的儿子,虽然同样是七岁,不过比刘洋早生了几个月,思想上也成熟一些。

    和其他小孩子不同,刘毅帆最喜欢的是刘辛寄回来的图书,尽管村子里识字的人不多,大部分得让镇上的老师帮忙念才听得懂,但书里边描绘的大千世界,却让长在山卡拉里的毅帆向往不已。他已经快读小学了,听村里的大人说,只要上了学,就能够到外边去,他心目中的英雄刘辛哥就是这么做的。

    “咦,这是啥东西?球?生得两头尖尖像橄榄核一样。”

    洪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