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闭门羹就离开,那就不是杨昔豫了。
他在北三胡同吃的闭门羹还少吗?
就像杨氏说的,近些日子的铺垫,局势已经慢慢好转了,虽然缓慢,但就是这样温水煮青蛙的徐徐进展,对他们是最有利的。
杨昔豫上前,继续有一下没一下地拍打院门。
顾家小院里,没人理会他。
顾云锦忙了一整夜,全当没听见外头那恼人的动静。
动拳头挥扫帚,那都是要花力气的,打人图一个爽快,可不是跟自己的精神过不去。
顾家不理,胡同里还有其他邻居理会。
眼看着辛劳一宿,稍稍能躺下歇口气了,外头却没完没了地咚咚敲门。
贾妇人沉着脸出来道:“一个书生,没脸没皮的,你要读不来圣贤书,赶紧辞了先生,免得坏了人家名声。”
斜对门的粗壮汉子的老娘黄阿婆是个厉害的,插着腰就骂:“丧着脸给谁看呐?
咱们整个胡同齐齐整整的,连个重伤的都没有,你要叫魂去北一、北二叫,那里听说还有几个倒霉的没跑出来。
我看你挺能哭的,赶紧过去嚎两声,给人家当一回孝子,还能拿些银子呢!”
杨昔豫一时间面红耳赤,他不是没有丢人的时候,但像黄阿婆这样撒泼的骂法,还是头一回直面。
黄阿婆憋着一肚子气。
昨夜多凶险啊,要是没有顾姑娘那几句话,整条胡同怕是都没了。
她上午才去看过自家后门那院墙,烤黑了大片,又浸了水,没塌下来就算造化了。
胡同邻居们齐心协力,好不容易保下来了,刚要歇会儿,这白脸丧门星又来添乱。
尽给顾姑娘找麻烦!
杨昔豫知道不能跟邻居们不过去。
府衙的衙役和师爷来了,挨家挨户统计状况,杨昔豫顺着杆子下,没有再继续堵路,钻进马车离开了。
黄阿婆不擅应付衙门,叫了儿子出来,自个儿雄赳赳气昂昂地回去休息了。
这一出,自然也添进了茶博士们的说辞里。
京城多少年没有受过这么大的灾情了,茶博士们张口一说,就是各种故事。
有细细讲解火情的,有讲遇难的百姓生平的,也有讲昨夜救火冲在最前面的小公爷,和不辞辛苦的各位大夫的。
也讲到了北三胡同,顾姑娘拦下要逃难的邻居,几句话激起众人血性,整条胡同投入救灾。
素香楼里最热闹。
有客人听得热血沸腾,连声夸赞顾姑娘临危不惧、巾帼不让须眉,引的众人连声附和。
可在一片附和声中,另有一书生阴沉着脸,骂了句:“无知小儿。”
“你说什么?”
书生站起身,高声道:“都道是水火无情,钱财都是身外之物,人安然无恙才是最要紧的。
原本胡同里百姓都要避难去,顾姑娘一意孤行拦下了,这亏得是灭了火,万一没灭呢?那么多邻里性命,岂不是毁在她一张嘴上?
要是北三胡同一并烧了,你们还会在这里夸什么巾帼不让须眉?
分明是头发长见识短,逞一时威风,枉顾性命!”
书生说得慷慨激昂,几句话下去,大堂里霎时间静默下来。
隔了会儿,才有人梗着脖子道:“你这是强词夺理!”
书生嘿嘿笑:“明知继母身体有恙,却拒绝回侍郎府静养,顾姑娘真是良善人啊!”
此话讥讽之意满溢。
见大堂里的客人都说不出反驳的话来,书生得意极了,正欲再说些什么,却听见楼梯上传来几声鼓掌声。
所有人都循声望去。
二楼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