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想到了下一步要做什么,一致认为灾区现在应该很缺医疗用品。秦晟他们没有能力运输血浆和急需的医疗yào品,毕竟他们没有这种门路,而且国家自然会协调联系医院运送这些急需的物资。
不过就在大家迟疑不定的时候,秦晟突然有一个想法,既然他们无法参与运输最关键的医疗用品,为什么不转而求其次呢?灾区受伤的人肯定不计其数,需要动手术的人绝对不少。灾区的医疗条件很差,做手术的用具一定不会像在医院里那样充足丰富,用过的手术用具未经过消dú怎么能继续用呢?一次xìng手术用具的需求一定极大。
秦衡把他的想法和众人一说,大家都觉得十分实际,而且可行。于是大家又行动了起来,寻找一次xìng医疗用具的厂家,另外绷带、棉签、酒精、云南白yào喷雾剂等等这些外伤必备的物品,秦晟也指示大家不要放过。生产这些物品的厂家很多,大家找了大型可靠的开始新一轮的联系。定金、装车、发车,几百万流水一样的花了出去,但是秦晟却感觉到了深深的满足,即使疲累,大家也是情绪高涨,能想象到灾区人民用上他们努力输送的物资时,他们的心也会感觉到欣慰。
第三卷 第 148 章 救灾(三)
更新时间:2008-12-15 0:16:46 本章字数:3572 秦晟的救灾动作并不是最快的,全国有名的慈善团体反应更快。但是秦晟做到了他们没做到的事情,那就是以最快速度朝灾区运送救援物资。其他的慈善团体很多都在他们本地筹集物资,确实速度很快,但是运途遥远。
而以最快速度派人到四川省周边城市寻求物资的人也没有秦晟这么财大气粗,因为那是慈善款,不是他们自己的钱,他们要以尽量低的价格拿救灾物资。不像秦晟用钱硬生生砸出速度来,到最后反倒是他抢了个先。在秦晟之前的只有中国红十字总会以最快的速度运了一批物资进灾区。
当然现在秦晟的救灾物资都还在路上,就连一次xìng医yào用品和专门服务外伤的用品也都刚刚开始装车。这个时候大型小型的慈善团体都已经开始行动了起来,各种捐款以及发放捐款账号的信息到处都是。
宜昌这里民众在医院的出面号召下,开始了大规模的献血行动,秦晟他们也知道他们的决策是正确的了,否则以他们的能力去搞灾区最急需的血浆和yào品,绝对是事倍功半。秦盛慈善基金的优势是钱多,劣势是完全没有根基,他们还是做做砸钱的活计就好。起码钱砸下去,一些事情就事半功倍了。
到了晚上,大家就不忙活了,就算新想到点子,人家也下班了。所以秦盛给忙了一天的大家休息的时间,一起看看电视、上上网,关注着救灾情况,顺便观察思考一下明天要给灾区送什么去比较好。秦盛和高德馨给在路上赶去联系好的厂家的志愿者打了电话,关心了一下他们地食宿情况。秦晟活动经费给地足。他们是不用怕没吃没喝没住的。
之后秦晟又和陈董通了电话。告诉他今天基金会花了多少钱,怎么花的,好歹人家也出了钱入基金会,这里面也有他的一份慈善捐款。陈董听了秦晟短短一天就组织起近百万元的物资输送往灾区,而且又有几百万的物资正在使劲制造,不由对秦晟的能力有了一个很高的评价。
“几百万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继续往灾区运送物资,受灾严重地地区有几十万人,几百万的物资分配到每个人头上只有几块钱。还是太少了。”
陈董安慰秦晟道:“不要着急,援助灾区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做,你已经做的很快很好了。不过,我有个意见。”
秦晟一听很感兴趣:“什么意见?你有什么好想法吗?快点说来听听。”
“我不是这个意思的,我又不像你在前线。我其实也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