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九章 决不可留(第1/2页)  战国之无双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秦国空前强盛的今天,秦国有名有姓的武将会频繁的出现在各国高层的案头,被各国首脑分析品读。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毕竟以秦国先灭韩国,后征赵国的架势,其狼子野心早已昭然若揭,既然早晚必有一战,那研究好秦国一众将领的作战风格,自然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而作为秦国大将军王翦帐下头号大将,樊於期的名字自然经常出现在燕国君臣的视线中。

    对于樊於期在各大战役之中所便表现出的勇武无伦,常使燕国君臣感叹不已,毕竟燕国自昭王之后,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人物了。

    但是无论燕国君臣如何感叹,也万万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这位只存在于他们感叹之中的绝代骁将,居然会选择前来投奔燕国即使这位骁将已经断了右臂,一身武艺几乎化作东风流水。

    所以当燕王喜在朝堂之上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燕国的文武百官几乎是处于一种懵逼的状态,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在所有人心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毫无疑问的是接受樊於期。毕竟樊於期投诚之后,给燕国带来的好处是空前的。

    即使樊於期再不能亲上战场,执刀杀敌,但他可是跟随在秦国大将军王翦作战多年,其指挥作战的能力,就算是难以与王翦相提并论,也会远远高于一般的燕国将领。

    更何况,作为曾经秦国的高级将领,樊於期必然会知晓一些秦军之中从不示人的密辛,这些密辛在将来燕国对秦作战的过程中,必然会起到一些难以想象的特殊作用。

    可如果接受樊於期

    就在燕国群臣都沉思不语之际,相国李浩然突然跨前一步,向上躬身施礼,高声说道:“起奏大王,微臣以为,樊於期决不可留!”

    哗!

    满堂哗然,群臣皆目露惊讶之色。接受樊於期,虽然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但相对于他所能带来的好处而言,这些负面因素所能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了。之所以没人敢说话,是因为没人知道燕王喜得真实想法,不敢轻易开口而

    已。

    但现在李浩然竟然开口就建议大王不要接受樊於期,显然是出乎了燕国群臣的意料,就连燕王喜也目露惊讶之色。

    “为何?”燕王喜目光中多了一丝凝重,沉声说道。樊於期投诚之事,往小了说,只是两国之间的人才流动,在春秋战国之际可以说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但此事要是往大了说,那可就是事关秦燕两国关系的最终走向,关乎燕国国运,饶是燕国喜老迈昏聩,

    少理朝政,对此事也不得不重视起来。“大王,樊於期的身份不比别人,乃是秦军重将,如今他叛逃而出,秦王嬴政毕竟暴怒不已,可以说樊於期到过的地方,就是秦王怒火烧过的地方。据臣所知,秦王早已颁下诏令,昭告天下各国,凡事能抓

    樊於期归案者,金千斤,邑万家。如此重赏,足以看出秦王对樊於期是志在必得,不擒樊於期,绝难平复秦王之怒!”“如果大王收留樊於期,固然会获得一些秦国的秘密情报,但与之相对应的,我燕国也将随时准备承受秦国的怒火。如今秦军主力虽然在攻打赵国,但据臣所知,王翦之子王贲正率领二十万大军陈兵魏国边

    境,随时准备进攻魏国,一旦秦王震怒,王贲这二十万兵马很有可能东出上党郡,绕过魏国,直扑我渔阳c辽西二郡,到那时,我燕国又该如何自处?”李浩然一脸严峻之色,高声说道。

    “这”

    听了李浩然一席话,真如当头棒喝,惊得燕王喜一身冷汗。如果再往前推几十年,在燕国喜即位之初,听到这样的消息,燕国喜或许还会意气风发的调集大军,与秦军正面刚上一波。但如今的燕王喜真的是老了,满脑子想得都是如何平平安安的将自己这个王位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