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04水平低下(第1/2页)  官路沧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还不算,该市觉得交警大干出动的人力物力太大,于是打起高科技的主意。于是,不到一年时间,该市大街小巷被装上了数以万记的违停拍照系统。这些系统政府不花一分钱,也不用出一个人维护,全部都是企业投资,企业维护,罚了款政府和企业一家一半。

    如果说这些趋利性执法是小菜,或者开车的并不是全市居民,采暖费一事,就更能看出滨江一些政府与民争利的嘴脸。2009年以后,全国的煤炭价格开始逐年下滑,从2009年的高峰1000多元每吨,下降到现在的200元每吨。而东北各大城市冬季取暖费价格却年年居高不下,直到2015年,迫于舆论和民愤,才进行了微不足道的下调,同时期煤炭价格跌了足足五分之四。而这一些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供暖企业,大部分都是有特殊渠道或者特殊关系才得以进入这个行业的,里面不是有政府领导子女经营就是有领导亲属在里面领取顾问费用或其他经济利益。

    这和许多城建、工程、绿化项目一样,这些商人要么是领导子女,要么是领导子女亲戚在里名义任职,花钱养这些人,就是为了获得资质。在工程建设领域领导插手招标财股等的就更多了,在外省的国有企业,才成立三年,就有四任高级领导因为招标等问题锒铛入狱,其中有的是因为受同僚请托,有的是受市领导暗示或指示。

    在这种风气下,每一个政府建设的大型项目,每一个政府出资成立的大型国有企业,都是打着发展本市经济的名义,背地里则是各委办局官员输送利益,安排子女任职就业的渠道,掌握了企业发展和组建、管理的话语权,就等于间接掌握了进人、招标、采购等一系列利益链的权益。毫不客气的说,东北地区政府组建的国企大部分人员都是非正规渠道由某些实权人员安排进来的。

    奇怪的是,东北地区有很多官员因为工程、财政、建设、公款等项目落马,却很少有人因为安排人员而进去,而优质企业里进一个人几乎是明码实价的,例如医院系统,三甲医院进一个医生要30万-40万,护士要20万-30万。大学里的工作人员和优质国企也是这个价格。

    这种明码实价导致进入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既无法有效管理,也很难开除。除了很少一部分比较注重管理和效益的国企,大部分中小型政府企业就是因为无限制的安排人员,导致亏损和破产。而安排这些人员的人员,接受了巨额贿赂最后却全身而退,只留下了一大堆远远超出编制违规安置的人员和千疮百孔的企业。

    如果查一查因为安排人收取贿赂的情况,估计东北保守又要有几万名官员要身陷囹圄。

    在这样官场、职场歪风邪气的浸淫下,好的工作岗位和职位却被许多能力平平托关系的人,用不正当的手段占据,所以有才能的年轻人纷纷远走他乡到北上广深等这些市场经济和职场相对更为公平一些的地方寻找工作机会。

    不久前我的一位朋友感叹在滨江这样的装备业制造之都都招不到一流的工程师,原因一个是滨江地区的工资水平只有同行业北上广深的一半都不到。另一个就是这些国有企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常年得不到合理科学的晋升,上升空间被堵死,无奈之下不少人选择离开东北。

    而另一位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告诉我,现在东北籍的在北京北大清华毕业的高级人才,不愿意回东北,因为在同学里,回东北没前途,没发展,而且被人笑话没面子。

    曾经有一位北漂的人这样说,北京有雾霾,有堵车,有歧视外地,还有生活成本和压力,但是北京就有一条东北不具备的,就是在北京工作在职场上大部分时候要比东北公平,基本的原则还是看中人的能力而非背景和关系。

    滨江官僚水平之低下,在全国可能也可以排上前几名,很多城市的官员领导班子和委办局局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