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4 章(第1/4页)  碧海长天艳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七岁的儿子杨麟,岳飞长子六岁的岳云。这帮小太岁中,最大的当然是快十岁的江杰。江杰不但岁数最大,而且好像辈分也是高众人一级,来了不久便成了这群小家伙的首领,整日里领着这帮小太岁耍qiāng弄棒,惹是生非。整个燕山府没人不知道,知府江大人家中养了七个活宝,全是难缠的魔星,人送绰号北斗七煞。

    江烈领着家人给父母和义父周侗的牌位上了香,敬了酒后,又遥敬了老师崔景一杯酒,这才招呼大家开席。

    吃年夜饭是中国人的传统,年夜饭上自然不能谈公事,还是以拉家常为主。酒过了几巡后,话题就落到了铁心兰头上。铁心兰和江家老少都是极熟的,自从父母故去后几乎就把江家当成自己的娘家。卢氏好似不经意的说起郭yào师求婚一事,铁心兰满脸绯红的横了江烈一眼,怪他多嘴,羞涩的说道:“甥女如今没考虑这婚配之事,想过上几年再说。”

    花氏笑道:“还要等啊?兰丫头,你可都已经是老姑娘了。嗯,话说回来,你觉得那郭大帅人品家世如何?”

    铁心兰甜甜一笑,说道:“还行,只是胆子小了些,恁地无豪气。”

    江烈呛了一口酒,咳嗽了两下缓过气来,略一沉吟,悠悠念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美人关下英雄泪,铁剑柔肠可见无?”

    江烈半剽窃半杜撰的诗句一出,铁心兰竟自听的痴了。咣当一声,却是那边江雪手中的酒杯跌在餐碟之上,摔成了几瓣。巧兮连忙帮小姑子收拾,口中还不住念道:“岁岁(碎碎)平安,岁岁平安。”一旁的若兮却是看到江雪眼中闪现的泪花,偷偷狠掐了江烈一把。

    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当时叫“光林寺”,如今称为“天王寺”的寺庙是燕山最古老也是目前燕山府城中规模最宏大的寺庙。因契丹人信奉佛教,对天王寺更是大规模修建,并在寺中修建了一座高大雄伟的砖舍利塔以弘扬佛法,此塔名为天王寺塔。燕地归宋后,天王寺塔上的大钟,便被燕山府衙门定为向全城报时的特定工具。

    天王寺的钟声响起,bào竹声响彻全城,历史的车轮沉重的迈入了宣和七年的门槛,时公元纪年1125年。

    当新年钟声响起的时候,老帅何灌身处汉长城古北口关隘,和一个哨兵相互敬礼换岗,站上了古北口关隘新年第一班岗哨。不止何灌,燕地除留守人员,几乎所有军官都亲临各个哨卡接替士兵哨位,这般做法是才成立半年的燕山府路兵事都总管衙门教导署提出的建议,并被何灌认可,定为了燕军的一项制度。

    正月初五,盛大的燕地军民新春联欢大会在燕山府城辽故皇城内举行,自从上次榆关会战燕地民众篝火晚会在此举行之后,江烈便把这皇城给开辟成了公园,但凡燕山府城有什么大型集体活动,基本上都会在皇城内的广场上举行。

    盛大而又充满欢声笑语的联欢晚会,给燕地军民宣和七年的春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早得了消息的大宋各家媒体,自然也是不肯放过这个好机会,因为他们知道,燕山现在可以说是除京师之外,引领大宋时尚潮流的另一个主要策源地。

    他们没有失望,燕军新式的军鼓、军服、队列曲、步cāo表演,无一不给众人以震撼,而由燕山公学的学生表演的合唱,更是把到会者的情绪刺激到疯狂。简直难以致信,几十名学童一起唱歌,不但一点杂乱的感觉都无,而且能唱出如此美妙的歌声。只可惜到场的记者,即便绞尽脑汁也无法把这美轮美奂的童声合唱用笔记录下来,只能用尽自己能想到的所有誉美之词对其赞颂,最后再跑到宣舆署把那首大会的结束曲《难忘今宵》的曲谱歌词讨来,一并发回各自的报社。

    联欢大会上,还有一首歌要大书特书,那就是由燕山府路安抚使江烈同燕山府路提辖兵甲岳飞合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