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七、灯前笑语(七)(第1/2页)  重生之我是慈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昨个来说武云迪退守迪化城,伤亡还暂且不知,南路,除了几个县城,别的地方都已经断了粮草了。”

    虽然朝着董元醇发了一大通火,太后再次听说了这个坏消息又是拉下了脸来,“这些起子,怎么会如此无能!”*22ff*

    “太后息怒。”

    “僧王的遗骸都还不知道在那里,这新疆实在是,哎,罢了,如今也不是发火的时候,训斥的旨意也不用发了,军机处拟旨吧,发个鼓励的旨意,总要让士气起来才是。”

    “是,太后上次下诏命百官上折建言新疆之事,军机处收集了起来,一共有二十三条有助新疆之事,奴才和军机处商量了一番,其中三条可以即刻行之,十五条可以下旨叫地方官员准备起来,还有七条是细水长流几十年间才可以见效,只不过如今也可以先明发天下,以证明中枢重视新疆之意。”曹毓瑛说道,“这别的倒是老成之言,礼科给事中林福宇倒是有个新鲜法子,他在折子里说,奏请饱学之士,前往新疆教授圣贤之道,助土民开化,并请降低新疆、甘肃两省之秀才、举人的录取标准,如此以来,土民易于中举,其余省份的人,若是想容易考学,想必也会将户籍迁入两省,如此以来,文教大兴,自然会减少戾气。”

    “饱学之士?不错!”太后点头,这个林福宇倒不是吃饭不干事的,这个计策除了见效慢之外,倒是不俗,文教之功,从来都是杀人不见血。统治不用枪的最好工具,太后很想将那些叽叽喳喳的御史们全部发配到新疆去教书,最好把那些社会不稳定因素全部变成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才好,不过这也只能是想想,“甚好,虽然文教未开化。但是先提高秀才和举人的比例是无妨的,旧年新疆有多少秀才?”

    “大约有几人,”文祥说道,“新疆才建省,新疆学政还为设置,之前都是当地土司蒙古或者喇嘛诸部,汉人原本就不多,在迪化的汉人大部分都在原地户籍,所以之前也只是甘肃学政管着新疆。每年不过是几个人,至于举人,更是没有了……”

    “这样不妥当,”慈禧太后皱着眉摇摇头,“这些地方,到底是不能和中原腹地相比的,咱们这里就是街头的小厮也是认得四书五经的,可那里。怕是一千人都找不出一个认识汉字的出来,林福宇这主意倒是给我提了醒。文山公,吏部找个人,去新疆当学政,不拘什么通晓诗书的,从宽录取秀才。”

    “请太后的旨,这从宽的程度如何?”文祥第一次接到弹性如此大的旨意。有些困惑,连忙发话,问个清楚。

    “这新疆的秀才嘛,”慈禧太后用护甲无意识得点着自己的膝盖,大红色的朝服外面罩着玄色双龙戏珠的朝褂。金丝修成的朝服有些硬,刚好可以用来敲击,“只要认得字,会说汉话,就录用了,若是通读文字的,就即刻简拔为进士!”

    恭亲王微微苦笑,太后这旨意可有些儿戏,正准备谏言,太后又想到了什么“这些人若是拿了朝廷的钱粮,自然要为国尽忠,陪着大军就成,不用干活打仗,想必地方的肘掣能少些,如此以来,说不定能分化阿古柏之势!”

    新疆地方糜烂至此,除去阿古柏有了洋人支持,大军孤军深入不服地方风俗以外,怕是新疆地方诸部对于朝廷的平叛能力有所怀疑,保持中立,或者直接倒向阿古柏有很大的关系,为什么会有所怀疑,最重要的原因肯定就是地方的基层建设不够,除了没有像样的武力之外,地方豪强也缺乏和官府的利益挂钩,恭亲王这么一想确实可行,太后做事素来是雷厉风行,这会子就要敲定新疆学政的人选,学政乃是管理一省文员的,在学子们的心目中,学政可是比督抚大多了,一言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死,而学政也能成为一省学子的座师,将来双方的政治回报都十分的惊人,所以学政从来都是临时从京中学问高深,人品高洁的清流华选之官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