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十四、开边兴兵(六)(第1/2页)  重生之我是慈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翁同龢神色有些黯然,“清流之根本在于科举,如今科举都是洋务党人中的进士,詹事科道已经许久没有添新人了,自然,洋务中人已经越来越多了,性质不纯,哎,皇上一力推行洋务,谁都不听。⊙,”

    “这且不用担心,老大人,中国人最会的就是见风转舵,若是咱们力量上来了,自然他们也会偃旗息鼓,或者甚至改换门庭,再者,这些通过新式科举中了进士之人,就一定是洋务派吗?”李慈铭微笑道,“不见得,科举是块敲门砖,只要成了官员,自然会有所本性展露,不说别人,就说如今的承恩公,蒙古八旗的状元,崇绮大人,他可是清流之中的翘楚啊。”22ff。

    崇绮是清流,这点毫无疑问,但是他又是后戚,又唯皇帝之命是从,所以之前闹出了削减八旗丁银的事儿出来,这事儿完全是秉持皇帝的意思办的,身份很是复杂,翁同龢摇摇头,“若是真如此,就好了,有时候倒真是羡慕崇绮,有这样一个女儿在宫里头,什么时候什么人都不能忘记崇绮。”

    。。。

    崇绮在宅子门口接着自己刚下朝的父亲,“阿玛,”他急切的说道,“皇上准备亲征了吗?”

    “不是亲征,是巡幸。”塞尚阿拿下了顶戴,递给了仆人,坐了下来,对着崇绮怒喝一声,“你打听这些做什么,这事儿还轮不到你操心!”

    “阿玛息怒,”崇绮连忙说道,“我不担心政事,只是担心宫里头,小妹和皇后都还没有好消息,皇上巡幸漠北。这一去又是几个月,我实在是担心。”

    “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塞尚阿喝了口茶,“这事儿轮不到你操心,既然是巡幸,自然会带着嫔妃的。仿康熙爷乾隆爷的例子,南下巡幸都是要带着嫔妃的,皇后自然要去的。”

    “如此就好。”崇绮放下了心。

    “没什么好不好的,”塞尚阿想到了珣嫔流产的事情,心里就十分的不悦,吹起胡子来,“说起来,还是你这个万岁爷的老丈人没出息,到现在还只是一个员外郎。昔日太后的父亲,这个年纪,早就是九卿之一了,若是你得力一些,我在朝中也能说的上话,我早就告诉你了,”塞尚阿重重的拍了拍桌子,“不要和那些言官们厮混。你偏不听,你是中了状元。但是你更是皇上的丈人,这一点,立身之本,你一定要看的清楚!”

    “只是应酬而已。”崇绮悄声辩解道,崇绮最是敬畏老父,故此不敢十分辩解。只是站在庭中,袖手听着父亲说话。

    “旧日你处置八旗丁银,虽然冒进了些,可皇上还是看在眼里的,你又是皇太后钦点的状元。怎么遭到了这一次挫折,就如此的不像样,反而和那些纸上谈兵的人混在一起了?太后是最忌讳李鸿藻那些人的,你说这样下去,还能有什么出息?”

    “太后最是看重清流了,阿玛,”崇绮抬起头说道,“若不是皇太后存着清流,就靠着李鸿藻那些道德君子,斗得过手握大权的恭亲王?要不致仕,要不就赶到地方去了,绝不会如今一般,继续留在军机处和恭亲王处处作对。”

    “这?”塞尚阿微微一愣,“这是你自己个揣摩的还是别人告诉你的?”

    “是儿子自己揣摩的,”崇绮说道,“旧年行新式科举以来,清流之根基已断,为何这么多年,未见衰退之象,詹事科道还是旧党人居多?若不是太后存着要这些人监督恭亲王,不让军机处成为一言堂,如今局势,怎么可能还安稳一如往昔?李棠阶去世,马上就补了李鸿藻,可见太后必然是有所准备的,不会让恭亲王一家独大,自然,清流也就存留了下来,詹事科道官,当差办事儿或许是差了点,可挑刺寻漏洞找茬是极为厉害的。”

    塞尚阿若有所思,想了想,“你说的倒也是有道理,可你若是也要走这条路子,未免不得正位,毕竟,朝政的主流可是要办事当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