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1回 来源(第1/2页)  一品嫡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邱浩心中内疚,一副将功补过的架势,将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事无巨细都说了出来,“……众人都道安王好福气,皇上不仅赐婚,让安王迎娶安平长公主的独女其蓝郡主为正妃,听说还指了湖广学政杨春杨大人家小姐为安王侧妃……安王在朝观政,平时虽很少发表看法,但偶尔说出几句话,都被大臣们赞极有见地……”他左右扫了一眼,踟蹰道:“听他们市井间闲谈,说没准儿安王爷也是太子的有力人选呢……”

    这个湖广学政杨春,静和还是有几分印象的,年节各府相互赠礼时,楚啟曾提过让她把一方上好的端砚给杨春,说杨春嗜砚如命。

    他又是前朝时候的进士,这样的人应该有几分文人风骨吧。

    一文一武,皇帝都给安王配置起了,静和觉得邱浩最后那句猜测很有道理。

    但是这个时候皇帝怎么会让如此有继位希望的儿子卷入到这桩棘手的案子里来,而且还是儿子新婚在即的时候,只能说明这件事对于安王有着极大的益处。

    究竟是什么样的益处呢?

    静和只觉得面前的所有线索都如一团乱麻了,都怪自己平时对朝堂之事关注太少了,若是楚啟在,应该会理得更通顺罢!

    楚啟!!静和突然大悟,安王是为楚啟来的!

    要知道皇子夺嫡时武力的保障至关重要,那些文臣的支持虽然重要,但是没有拳头,也是百搭,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嘛,但是拳头打在谁身上谁自己疼。

    楚啟始终中立,在诸位皇子中谁也不偏向。

    假如安王对楚啟有救命之恩,那楚啟还能对安王一视同仁吗?

    而且这么一桩案子,办起来是很露脸的事情,裕王不就是凭借当年庆国公贪占军田案才混的风生水起的吗?

    根据皇帝对楚啟的安排,依旧保留自己郡主的名头,对安王一连串的安排,静和觉得大约有七八成把握可以认为,皇帝没想将英国公府连根拔起,皇帝还想留着楚啟辅佐安王!!!

    知道了这一点,静和觉得再去想百官联名的事就不是那么棘手了,毕竟生杀大权还在皇帝手中,他不想杀别人再怎么跳跶都没用,但是自己也不能什么都不做,不能让所有的压力都落在皇帝身上。

    皇帝要获得众臣的支撑,表面上就不能太过刚愎自用。

    她吩咐邱浩:“你说陪着你来送信的那位江湖义士还在衢州?”

    邱浩忙答道:“正是,小的怕自己不懂武功,来回送信有什么闪失,便与那位壮士约好,由着他一道来回京城和衢州送信,小的正想请夫人示下,回京城后能否先给那位壮士一些银两。”

    等这件事完结之后所有出力的人都会重重有赏,静和觉得这件事以邱浩的能力定然能办好,也就没有过于干涉,说道:“这件事你看着办便是。”

    她招手示意邱浩近前一些,低声吩咐:“至于那百官联名上书之事,你告诉老忠叔……”

    邱浩听着不可思议地睁大了眼睛,道:“夫人,这……”

    静和微微勾起唇角,道:“你依照我的吩咐去做便是。”

    邱浩只好点头应允,又道:“事不宜迟,小的今夜就连夜赶回去,夫人可有书信带回。”

    静和还没想明白楚啟手书中的含义,说道:“你先回去,等到了京城悄悄去一下七树胡同山西总兵杨大人在京城的私宅,想办法弄些军中豢养的信鸽,这样来回通信就方便了。”

    邱浩应了是,又道:“夫人有没有信物带给杨家的人,否则只怕杨家的人不相信。”

    静和低头看了一圈,解了一块玉佩给他,说道:“这块玉佩是当初杨夫人送给镇哥儿的洗三礼,我戴在身上,你只管把这个交给杨家的人。”

    邱浩又应一声,方才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