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六章 朝中的内斗十分激烈,大将军何进先胜了一局! 新(第1/2页)  华夏风云五千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历史很繁,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话说这会已经是公元189年,虽说西凉的叛军已经没有多大威胁了,可汉朝的江山却更加危险了,因为不管是朝廷内部还是外部,都已经不能心往一处使了,怎么回事哪?这就要从前一年说起了。

    在公元188年的时候,太常刘焉向汉灵帝建议,鉴于现在的天下不太平,不时的就有地方起义闹事的,如果都靠朝廷的军队去解决,那是不现实的,应该给予地方长官更多的权力,把一些重要地方的刺使改封为州牧,让他们来全权负责当地的平叛治安工作,这样也能让朝廷松口气,汉灵帝觉得这个办法也不错,当时就批准了。不管刘焉提这个建议的时候出于什么考虑,反正这个提议的结果就是,各地州牧的权力更大了,他们相当于有了自己的独立王国,这也为后来的天下大乱,奠定了基础。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上面说的是地方的情况,下面再说说朝廷内部的问题。当时汉朝的大将军是何进,可汉灵帝最信任的人还是宦官,宦官里有一个叫蹇硕的人,此人不但长的身材魁梧,还很懂一些军事,所以汉灵帝就封他为元帅,就连大将军何进,都要听他的指挥。

    虽说名义上蹇硕的职位更高,可何进除了大将军的身份以外,还是皇帝的大舅子,蹇硕对他还是忌惮几分了,为了让自己的地位更稳固,在西凉闹事的时候,蹇硕和其他宦官们多次劝说汉灵帝,希望让何进带军去平叛,想借西凉军的手,打击何进。当时汉灵帝是同意了,还给何进发了好些个东西,打算让他去平叛。何进知道这是宦官们的阴谋,也就留了个心眼,他让手下的袁绍去征集徐州和兖州的人马,等人手凑起了再出发,就这么拖来拖去,平定西凉的事情就推给张温皇甫嵩他们了。

    其实蹇硕也只能玩玩阴招,毕竟何进是大将军,手里有兵手下又有一帮人手,就连汉灵帝对他也是忌惮几分。就比如说吧,何进的妹妹何皇后给汉灵帝生了个儿子刘辩,另一个王贵人生了一个儿子刘协,本来汉灵帝是不喜欢刘辩的,觉得他举止轻薄没有能当皇帝的威风,就想立刘协当太子,可那会就是因为何进的原因,迟迟没有敢确立太子的人选。

    到了公元189年,汉灵帝得了重病,他自知是熬不过了,临死前也没有确立皇位继承人,只是把刘协托付给了蹇硕,那意思其实是很明显了。有了皇帝的临终托孤,蹇硕就开始筹划了,他知道刘协继位的最大障碍是何进,所以在汉灵帝去世以后,蹇硕就在宫中设下了埋伏,想等何进进宫发丧的时候,把他除掉,然后再立刘协当皇帝。

    何进那个时候也没想那么多,他觉得反正皇帝没有了,自己外甥是长子,肯定就顺理成章当皇帝了,那以后自己的地位就更稳固了,所以他还踏踏实实的往宫里走。就在何进要进宫还没有进去的时候,救星出现了,当时蹇硕手下有个叫潘隐的人,他平时跟何进关系很好,这会看何进要往鬼门关里走,他就迎了上去,手上是迎接动作,可眼睛就叽咕的乱转,何进一看不对啊,宫也不进了,回头骑马就走了,而后整顿好人马,就请了病假不去参加葬礼了。

    蹇硕一看又失算了,人家何进手下有人有枪的,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先帝的嘱托就放在一边吧。就这样,刘辩继位当上了皇帝,这就是汉少帝。刘辩那会年纪小啊,所以朝廷是由何太后临朝听政,由何进和太傅袁隗作为辅政大臣。何进现在的地位更高了,就想干点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他知道现在宦官的名声不好,再加上蹇硕之前还曾经想要害过自己,他就开始筹划要诛杀宦官了。

    也许是宦官们真的作恶太多了,不但何进这么想,他手下的袁绍也早就有这个打算。袁绍自己不好和何进讲,就让跟何进关系不错的张津去劝他,大将军,那些宦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