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四章 关键时刻 二(第2/5页)  血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可是,米乐夫做梦也没想到。

    开着上海滩赫赫有名的“露茜”夜总会的前帝俄驻英国大使夫人,竟然曾是米沙的地下情人。

    一春缠绵,四季有情!帝俄时代的幽情,虽然畸形,却来得迅雷不及掩耳。身为帝俄炮兵司令的米沙,在假面舞会上与伊莎诺娃一见钟情。

    整整比大使老公小了三十岁的大使夫人,眼前一亮,如逢甘霖。

    当时就完全被时值壮年,高大英俊,风流倜傥的米沙牢牢吸引住了。

    冬宫里的假面舞会,即是达官贵人们交流沟通的地方,也是太太小姐和夫人们相互打听内外趣事逸闻的重要途径。

    关于沙皇陛下这位新任命的炮兵司令的神奇传说,自然也传进了大使夫人耳朵。

    于是,出身彼得堡普通家庭,靠着自己的赫赫战功和聪明能干,得到沙皇的格外垂青和重用的米沙,在上流社会贵夫人太太和小姐们的眼里,就成了一个真正的传奇人物。

    其时,与其说是大使夫人对米沙一见钟情,不如说是大使夫人久被压抑的情欲和渴望,被雄纠纠的炮兵司令有意的触发了出来。

    帝俄时代的幽会和幽情,是蓝色的。

    就像俄罗斯人蓝色的眼睛。

    一九一七年严酷的冬季降临,蓝眼睛们纷纷暗淡无光,抱头鼠窜,四下散落。一段幽情也烟消云散,成为了蓝色的记忆。

    当二人在中国的上海滩意外相逢,昔日的柔情早化作一江春水。

    对生存的渴望和前途的担忧,也沉重地压倒了当年的情欲。

    不过毕竟曾经爱过,留在双方心底最深的那一抹记忆,虽然干涸,但曾有的清澈和缤纷,仍倔强的不肯离去。

    因此,当米乐夫和米海夫都暗地找到伊莎诺娃时,她感情的天秤,自然倒向了曾经的情人。

    事先一切平静,三方都随着暗杀行道上的规矩,不紧不慢的表演着。

    最后的变故发生在伊沙诺娃倒酒时,在关键时刻她朝米乐夫使命眼色。于是,自以为得计的前帝俄陆军总监,成竹在胸不动块声色的伸出右手,端起了本属于米沙的酒杯。

    这恰恰是精明的伊莎诺娃最厉害的一着。

    米乐夫的狡诈和警觉,也非同小可。

    虽然给了重金,虽然得到伊沙诺娃亲口保证,米乐夫仍不放心。按照他和伊沙诺娃的密谋与策划,不带任何枪械是其中重要的一条。

    因为,这儿是笙歌弦乐,纸醉金迷的夜总会,来客携带任何可能伤人的凶器,都是夜总会经营者的大患和忌讳。

    可是,当时满口答应信誓旦旦的米乐夫,却有意而公开的携带着左轮手枪,出现在豪华小包房里。

    伊沙诺娃当然明白米乐夫带着纳干的用意。

    一是在警告密谋同盟者:不要耍任何小聪明小心眼儿,老子监视和提防着您呢,要不要老子把您也一枪崩啦?

    二呢,故弄玄乎,招摇过市,为事情办成后讨价还价。

    特别是这后一条,最令伊沙诺娃愤慨。

    在商言商,商道重在诚信。说好和付了一大半定金,只等事情办完后银乾两清,各自收钱走人。然而,这等小人,到时事情已办完却掏枪一亮,自己不只好睁睁睁的瞅着吃哑巴亏?

    所以,综上所述,上帝的天称最终倒向了米沙。

    回了指挥所的米沙刚刚坐下,喝口水,歇阵气,六姨太的电话就到了。

    “将军阁下,镇守使请您下午来都督局开军事会议。”“好的。”米沙一口答应。那边的六姨太停停,似乎在喝水什么的,然后,湿润的问:“米沙,你现在在做什么呢,没出去逛逛?”

    “没时间呵!不过,带着军官们倒是去过几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