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七节、难得不糊涂(第2/4页)  擎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姜田瞥了一眼张环,这真假两位太子竟然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还在那端详着自己的书法作品,再看宋懿,这小子就更是事不关己,反正他家是以新学立足,没必要趟这个浑水。

    “环儿,你对粮食换盐引这事怎么看?”姜田心想既然你要看笑话,我就不能让你那么轻松。

    张环也不再是几年前那个什么都不懂的无知少年,他一听姜田点名问自己就后悔不该留下来看热闹:“先生这字虽是简体,但神韵上已经……”

    他这马屁还没拍完,就看见姜田斜着眼瞄着自己,这下他一瞬间就懂得了“难得糊涂”的真意,可这问题还要自己来回答:“依学生浅见,朝廷要的是商贾贩运物资到北地,军队要的是军粮供应及时,只要最终粮食运到了地方,谁运的似乎也不重要了。”

    他这是变相的对自己这俩同学妥协了,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有同窗之谊,自己人不照顾一下怎么行。可这个答案岂是一个太子该说的?吴远悄悄的摇了摇头。

    刘宝铠和田虚海自然是大喜过望,要知道这一文一武两大派系里,多少人都在眼巴巴的看着这块肥肉呢。

    姜田听了张环的答案,只能是长叹了一口气:“我和你们讲了多少遍,任何垄断的行为,除非是朝廷官营,否则结局必然是树大招风,最终被拆分了事。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掌握了这个生产力,才有可能创造最高的经济价值。我朝的盐价低于前朝,甚至精盐的价格也就和前明官家粗盐的价格相似,你们以为陛下是为了照顾百姓才压低价格吗?还不是因为有了新的制盐方法后成本降低,才保证了在这种低价下还有利润。”

    宋懿知道姜田想说什么,又碍于张环的身份不能说的太直白,所以连忙插话到:“先生说的不错,科学院里那么多的专利技术,随便买两个回去开个工厂,也是大有可为的。”

    姜田看看宋懿,他还以为这小子在兜售科学院那些没人买的技术,好在还有这么一个不争名夺利的。才算是勉强将问题带偏,可没想到后面的一句话却是:“反正你们两家也不差这点钱,买断了一个专利之后,生产的东西还不是你们想怎么定价就怎么定价。”

    不知道为什么,原本应该君子不言利的中国官僚们,在敛财的手段上堪称是中国古代最为成功的资本家,这帮人不仅靠着权利垄断生产资料,甚至还靠着炒作舆论左右国家的核心价值,来达到垄断生产活动的目的,更别提他们本身还是许多商业团体的实际幕后操纵者。

    仅仅看明代的官员为了实际控制小农经济,不惜大肆鼓吹航海无用论,扼杀掉所有外向型经济的可能性。到了中后期虽然无法再闭关锁国,却因为第一产业的实际生产力大多已经被其控制,导致中国对外出口的利润大头还是收入了他们的腰包。

    从这个例子来看,也许并不是所有喊着闭关锁国的文官都是阴谋家,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他们闭关锁国并逐步兼并土地,垄断了当时最主要的生产资料!之后即便是开关通商,国家又能从中获得多少收益呢?再说垄断的后果就是因为财富来的太容易,而导致生产技术停滞,社会变革的阻力加大。

    当初姜田曾经和张韬探讨过这个问题,最终他们得出结论,就算是没有满清南下,就算是没有小冰河的天灾,大明朝也不可能再多挺过一百年!就算再来一轮农民起义,类似李自成这样的农民军首领当了皇帝,只要国家的制度没变,用不了一百年,因为战乱导致人口下降从而缓解的土地矛盾就会再次出现,在士人阶层垄断土地的情况下,小农经济僵化的财富流动能力,让商人与资本家没有足够的动力推动生产力革新,生产力不产生质的飞跃又怎么会因为分赃不均从而爆发资@本@主@义@革@命?所以最终不过就是换一个汉人当皇帝,等着西方再次打上门来而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