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95、096 用意(第1/4页)  奸臣世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剩下一条北洛河,蔡道就打算举荐自己的族兄蔡玄。

    蔡道之所以选择蔡玄,是因为他对宋朝的历史知道的太少,那些宋末出名的文臣和武将,要么就是没有出生,要么就是如今比蔡道的年纪还小。

    说实话,蔡道并不是十分了解自己这个族兄心内的想法和为人。可是,经过前几次的接触后,蔡道初步看出了蔡玄的几个特点。

    一是脸皮厚,蔡道那么小,蔡玄居然都能张口闭口的贤弟叫着,脸皮能薄的了吗?蔡道认为,这个优点,是一位官员当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是蔡玄这个人虽然有些贪财,却从不以势压人,算是取之有道。

    三就是出身好,他父亲蔡襄的名望太大,而且他本人也交游广阔,认识的人不少。

    想必出山以后,身边出主意的人少不了。

    所以,蔡道这次来,不管是为了神庙的事情,也是想试探一下蔡玄具体的想法。

    如果他真得只是想当一个闲云野鹤,蔡道也不会非得逼迫这个待他不错的族兄出山。

    更何况,蔡道经过仔细分析,认为就在今年,为了报五路伐夏之仇,西夏国主一定会派军队大举进犯宋国西北诸路。而这是,也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蔡玄到时即便没有在前线任职,如果能够尽可能的减少关中对外界粮食的需求,那也是大功一件。

    五路伐夏战争之后,种谔帅鄜延路士卒,一路上势如破竹,先后得到银、夏、宥三州。

    可惜的是,到最后,高遵裕为了一己之私,贻误战机,导致种谔的军队粮运不济,半路上军队便溃散了。刚刚得到的三州,也得而复失。

    蔡道进京后,宋神宗便听从他的意见,把种谔派到了熙和路任职。

    而沈括,这位在后世大名鼎鼎的大宋百科全书《梦溪笔谈》的作者。此刻正在延州,也就是后世的延安任职,他早在元丰三年便被派到延州,被任命为延州知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

    元丰五年初,也就是今年二月,经过几年功劳的积累,沈括终于升为龙图阁学士。

    如果,这位沈括沈大人就这么安安稳稳地在延州带下去,不要像种谔那样妄动刀兵的话,他这个龙图阁学士,用不了几年就能回汴梁,进入中枢成为枢密使或者枢密副使。

    可是,这位出名的妻管严却把自己当成了诸葛亮第二了。

    也不知道沈括的脑子是不是被他家的河东狮给打的,那根弦搭错了,明明安稳地日子不过,非得要整出了妖蛾子。

    这不,蔡道遇刺没有多久,他就上奏宋神宗,提出自己的战略设想——在横山修筑城墙,俯瞰平夏,修筑永乐城。

    大宋刚刚经历过五路伐夏的惨胜,朝中的大臣都是明白人,自然知道大宋如今的状况并不适合大动干戈。

    特别是以司马光为首的那些保守派大臣自然是坚决反对沈括的意见,而正丞相王硅和次相蔡确此次居然同时保持了沉默。他们两个既不反对,也不赞成,让宋神宗和其他大臣猜疑不已。

    那些变法派的大臣虽然分成了几个派系,可是,看到王硅和蔡确的态度,经过几番思量之后,也都纷纷保持了沉默。这样的场面搞得宋神宗十分的尴尬。

    于是,宋神宗不顾大臣反对,立即下诏派徐禧与内侍李舜举去西北,探察筑城这件事是否可行。

    宋神宗本就是一个锐意进取君主,即便经历过去年的惨胜,他还是想要在自己有生之年灭掉西夏这个的疥癣之疾,不想遗祸子孙。

    蔡道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心中大为不安。

    他并不知道徐禧与李舜举是谁,自然也不知道他们的能力如何。可是,他知道沈括啊。

    蔡道隐约还记得他看过的度娘里关于沈括的百科知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