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 无功而返的采访(第2/3页)  命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关工作是没有什么危险性的,可在一次机关干部下井检查工作时,他就被巷道冒着:这算什么啊?那有这样对待舆论的?这不是在糊弄人吗?……

    愣怔间,沈洁茹已经走到了纪小川的身边,脸色悻悻的,把手里的一张纸递了过来。纪小川伸手接过,是一篇新闻通稿。快速浏览完,纪小川发现,新闻通稿上,通篇都是官话,没有一句遇难者家属和社会关注的应知、未知、欲知的信息,诸如事故发生的原因、伤亡人数、未脱险矿工情况、抢险进度、灾情损失等等。这篇新闻通稿,虽然词藻华丽,却空洞无物,难怪记者们的情绪激动。

    在一个记者的招呼下,已经退到院中的十多个记者开始往大楼的西南角集中,那里有一排砖瓦平房,看样子像是车库。

    纪小川正想过去,但被沈洁茹悄悄拉了一下,又对他摇头、使眼色。接着,沈洁茹拉着纪小川往旁边走了几步,脱离了那群记者的视线。

    接下来,合计好了的记者再次拥到了办公大楼的门口。嚷嚷着要求会见指挥部的领导,但他们被门口的几个警察挡住了去路,拒绝入内。

    记者们先是克制地交涉,但警察态度蛮横,争吵中群情逐渐高涨,骂声一片,场面越来越混乱,摄像机、照相机挤在一起,记者们你一言我一语乱哄哄的。

    正闹得不可开交,场面突然静了下来。就听到一个声音吼道:“吵什么,吵什么啊?我是报道组的组长,你们想了解什么情况啊?”

    纪小川很想看看组长是什么模样,可组长被那群记者的身子挡着,连人影都看不到。正想走过去,就听沈洁茹低声呵斥:

    “干什么,就在这里听,刚才不是跟你说了吗,别惹事。”

    这时就听到一个记者说:

    “组长你好,我是雍州晨报的记者,我身后是省内一些媒体及外地媒体驻云滨记者站的记者。作为媒体,我们有权利了解事故的真相。”

    组长说:

    “我们不是向你们发放了《新闻通稿》了嘛,情况都在上面啊。”

    晨报记者质疑道:

    “可《新闻通稿》中并没有介绍事故及抢险工作的具体情况,让我们怎么报道?”

    组长显然有点不耐烦,冷冷地说:

    “事故还在抢险中嘛,许多情况现在并不明朗。”

    另一个记者接口说:

    “请问组长,既然事故还在抢险中,许多情况现在并不明朗,哪《新闻通稿》上所称的领导高度重视,反应非常迅速,工作措施有力,取得很好成效的依据是什么?具体又取得了什么成效?”

    组长停顿了好一会,才说:

    “我们只是真实地记录了现场一些领导的讲话,并没有歪曲事实。”

    晨报记者说:

    “我们认为,出于信息公开,以及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政府部门组织的新闻通稿,应该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只有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才能避免谣言的流传,从而降低解决问题的社会成本。”

    人群中有记者高喊:

    “我们要求指挥部提供矿难的救援情况,矿难原因的调查分析,对死难矿工亲属的安抚等具体情况。”

    组长断然道:

    “这不可能。因为抢险工作还没有结束,有些情况不便公布。提醒一下,目前抢险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工作千头万绪,该提供的情况,已经向你们提供了,除了通稿上的,其他无可奉告。请你们立即离开这里,不要干扰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石激起千层浪。报道组组长一句“不要干扰抢险工作”的话,像黄蜂蜇人一般,强烈地刺激了记者们敏感的神经,群情顿时激愤起来,记者们与指挥部报道组的组长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纪小川几次想冲上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