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一四章 结识海归博士村官(第1/3页)  命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纪小川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没多久,手机响了。掏出一看,是编辑部的余建阳的电话。余建阳是编辑部的普通编辑,也是一个80后,长纪小川三岁。

    余建阳找纪小川也没别的事,就是约纪小川参加一个同学聚会的饭局。也许是怕纪小川不肯赏脸,余建阳随即又抛出了一个“诱饵”——有新闻爆料。

    果然,纪小川一听有新闻爆料,便爽快地答应了。

    说起来,对记者而言,新闻爆料真的比酒肉更有诱惑力。谁都知道,记者的功力和荣誉,都在笔下的文章。因文而名,是记者普遍的成名轨迹。

    然而,不管别人信不信,至少纪小川相信,现在要写出一篇好的新闻报道,除了要有较好的文笔功力,还有许多机缘的东西在起作用。

    纪小川想以文成名,自然没错。问题是,现在要想写出惊时之作,谈何容易。

    新闻人都知道,时下媒体之间的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新闻富矿日渐稀少,许多记者早已患上了“线索焦虑症”。

    这种情况,就导致了一些记者对新闻线索进行过度发掘,对新闻事件进行过度阐释,甚至对新闻人物给予过度渲染,由此造成的次生伤害就不断发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记者编辑们早已把新闻产量、吸引眼球之类的考虑,放到了惟此惟大,不及其余的位置。

    下班后,纪小川打的到了人民路上的四环大酒店。

    纪小川来到包厢时,里面已经有了四五个人。这几个人,用不着余建阳介绍,纪小川都认识。其中的三个,是市里几个机关的副科级干部。另外两个,也在云滨市的商界少有名气。应该说,他们都属于在这个城市里的“80后”中的成功人物。

    说起来,在一年多的记者生涯中,纪小川接触过不少的科级干部。心里清楚,这个层面的干部,在云滨这样的中等城市,算是不大不小的官员,且群体很大。

    再往上,是处级和厅级官员。实职厅级干部,简直屈指可数;处级干部,除了内部粮票的,职数也非常有限,算是非常风光的人物了。正因为上面的两个层级职数有限,在云滨,科级干部实际上就已经非常接近权力金字塔的了什么,纪小川一句也没听进去。

    孙一哲来到时,自然是先跟几个同学亲热一番。

    纪小川站在圈子外,目光始终落在孙一哲的脸上。看上去,孙一哲要比几个同学出老一些。孙博士长着一张长方脸,浓眉大眼,穿着一件咖啡色的衬衣,个子高高瘦瘦,皮肤的颜色较深,谈吐幽默却干净利落,一看就是一个精明的人。

    让纪小川疑惑的是,在孙一哲的身上,纪小川既感觉到了知识分子的儒雅谨慎,又体味到了农民的随意老到。这种感觉真是有点奇怪。如果事先没有听到有关孙一哲的身份信息,纪小川估计自己真的猜不出孙一哲是干什么的……

    正冷眼旁观,纪小川突然感觉有人扯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回头一看,见一个穿着店服、模样清秀的服务小姐站在身边。服务小姐笑着问道,先生,可以上菜了吗?纪小川点了点头。

    几个同学亲热一番后,余建阳把孙一哲领到纪小川的前面,介绍两人认识了一下。纪小川与孙一哲握了一下手,相互客气了一句,便一起往餐桌前走去。

    饭局中,几个同学交杯接盏、谈笑风生、热闹非凡。几杯酒下肚后,众人便边吃边喝边海阔天空地谈笑起来,阵阵爽朗的笑声,不时在包厢里响起。

    余建阳在与纪小川又碰了一杯后,接着就把酒杯满上,端起杯子伸向孙一哲,嘴里说道,老大,我再敬你一杯!孙一哲伸过酒杯,与余建阳的杯子碰了一下,一口干了。

    放下酒杯,余建阳用纸巾擦了一下嘴唇,眼睛看着孙一哲,笑道:

    “哎,老大,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