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一六章 秀才遇到了蛮兵(第1/4页)  命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牌桌上恢复正常后,孙一哲和纪小川重新回到了沙发上,继续先前的话题。

    孙一哲说:

    “说起来,当时去当村官,也不全是被逼上梁山的,其实自己内心也有一种渴望——我想按照自己的设想建设家乡,需要这个平台。但我没想到,不做不知道,做农村工作其实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为什么?”纪小川问道。

    孙一哲抬头看着纪小川,右手轻轻挥了一下,说:

    “道理其实很简单——做好事是一回事,因为这时你还是一个客人,村民对你更多的是客气。但当了村主任后,便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是他们中的一员,而且是领头人了。你所做的,已经不是一种慈善,而是一份责任和义务!”

    纪小川恍然大悟,点了点头。孙一哲接着说:

    “说实话,只有踩在农村的土地上,你才能感觉到自己离农民有多远;只有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你才会对脚下的土地有一些真切的了解,对身上的责任多几分认知。说实在的,要不是到农村当了这两年村官,我还真不了解自己的国家,尤其是城市以外的农村啊!”

    纪小川还没有这种感受,对孙一哲的观点,自然不能完全认同。在他的心里,农村实在没有太多的东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此而已。但这些认识,此时自然不便说出,否则就会话不投机。纪小川敷衍地点了点头,接着问道:

    “孙博士,你所说的农村工作并不简单,具体是指什么?或者说,当前中国农村工作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孙一哲想了一下才说:

    “我认为,主要还是思想观念问题。农村,特别是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因为很少与外界交流,很多人的思想观念并没有因为社会的进步而变化。担任村委会主任后,我最大的苦恼,或者说与村民的最大矛盾,就是思想观念上的冲突。这种冲突,既表现在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上,也反映在工作思路上。村民的想法,往往很现实,有时会让你感觉特别庸俗。他们关心的,常常就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甚至是鸡毛蒜皮一样的东西。”

    “这一点我有同感。”纪小川感慨地附和了一句。

    “上任之初,我为村里制定了村庄整治和发展规划,主要是想从村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生态环境特征、资源优势、经济发展水平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科学规划各个建设项目;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一开始,我认为自来水、公厕、路灯是建设的重点,特别是村里的茅坑,最让人无法忍受。于是,我便在一次村民*上提出,村里急需办理的头等大事,就是建公厕。”说到这里,孙一哲停顿了一下,看着纪小川问道,“你认为结果会怎样?”

    儿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瞬间跳入了纪小川的脑子。

    纪小川记得,在外婆家所在的农村,人们称厕所为“茅丝”,它独立于住房之外,大多与猪栏、牛栏建在一起,里面不仅很脏乱,而且气味非常难闻。这样的厕所,建得非常简陋,许多人家就是在地下埋上一个破瓷缸,再在破瓷缸上搭上两块木板。人一站上去,摇摇晃晃的。一蹲下,屁股离池面的距离很小,稍不注意,粪水就会溅到屁股上。

    不仅如此,厕所的墙面真可谓百孔千疮、四处透光,且男女不分。男女撞车的情况时有发生,很伤大雅。近一年多来,纪小川与沈洁茹一起下乡采访时,沈洁茹最烦的就是上厕所,每次都要让纪小川为她“站岗放哨”。让纪小川非常不解的是,如今,农村的住房条件已经大为改观,许多农户的房子修得如同别墅一样,可就是把厕所不当回事,仍然建得很简陋,与以前没有什么改观。想到这里,纪小川立即附合道,“英明决策,众望所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