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范秋华刚才所言。
“咱们大风王朝,确实没有明文法规规定,行医者,必须要识文断字。”
“范平安,范秋华,你们父女俩说周林是医者,口说无凭。”李氏的厉害,在宁溪村,那是出了名的。
她眼珠子一转,狠狠剐了一眼范平安父女俩,然后往公堂上一跪,对陈金宝道:“青天大老爷,民妇有一个主意,那周林是不是郎中,一眼能看出来。”
陈金宝生怕自己做错,斜着眼睛,去征求九爷的意见。
九爷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表情,“陈大人,是你审案,又不是爷审案,你看爷做什么,今儿个,公堂外面这么多人,别让别人怀疑是爷在包庇范平安。”
“九爷说的是。”陈金宝收回目光,看向李氏:“原告李氏,你有何好主意?”
李氏挺起胸膛,目光得意洋洋瞟向范平安,范秋华,然后回答陈金宝:“请青天大老爷命人取些药材到公堂上来。”
九爷,楚蘅,老爷子,范秋华,陈金宝等人一下子明白了李氏的企图。
楚蘅离开九爷的身边,面对堂上的陈金宝,欠身行礼,“大人,民女楚蘅也是宁溪村人士,能够证明周林懂些医术,能治些头疼脑热的小毛病,疑难杂症,周林他定是不会治的,还望大人派人去取药时,取一些专治头疼脑热的药材。”
“按楚姑娘的话去做。”楚蘅是九爷心尖儿上的人,陈金宝哪里敢得罪。
赵员外跟李氏没有反对。
李氏朝着楚蘅冷哼一声,低声说着:“周林若是懂医,老母猪都能上树。”
楚蘅没有理会她,眼神鼓励的看了周林一眼后,退后到九爷身边。
周林垂在袖子下的手,握了握拳,咬牙镇定的站在公堂之上。
少顷,一名衙役将一只簸箕端上公堂,那簸箕里有二十多种药材,全都是治疗头疼脑热的常见药材。
“大人,药材已经取来。”
陈金宝往簸箕里瞟了一眼,沉声吩咐:“把簸箕端去给周林。”
周林接过衙役递来的簸箕,看着簸箕里的药材,紧张得双臂有些微微颤抖。
田寡妇见儿子发抖,提醒道:“林儿,能不能救你里正叔,就看你了。”
周林点头,看着跪在公堂上受审的范平安,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里正叔是为了他,才沦落到现在这种地步,他绝对不能紧张,出错。
见簸箕到了周林手上,陈金宝道:“周林,你不是郎中吗,这簸箕里的药材,都叫何名字,你一一说来,给本官听听。”
这两日,周林在为民医馆学习抓药,把这些常见药材的形态深深记在了脑子里。
“是,青天大老爷。”
当着众人的面,他从簸箕里拿起第一种药材,放在鼻子处闻了闻,“这是枸杞子,具有明目养肝的功效,这是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这是清明草,可治喘息咳嗽之症……”
二十几种常见的药材,周林一一说出了它们的名字与用途。
老爷子旁听,捋着山羊胡满意的笑。
好小子,大字不识一个,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么多常见的药材。
“陈大人,草民乃是大王镇为民医馆的坐诊大夫,能够证明,周林刚才辨认这些药材,一点错误都没有。”
“怎么会没出错,这不可能?”李氏大失所望,激动不已。
赵员外更是一脸见了鬼的表情,然后指着簸箕里的那些药材道:“像板蓝根,枸杞子,鸳鸯藤,清明草这些药材,在凤凰山上随处可见,周林他经常进凤凰山,认识这些药材,不足为奇。”
“禀报青天大老爷,簸箕里的这些药材,民妇也认识一部分。”李氏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