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2 章(第1/4页)  笔底波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然有理由自动宣布检查制度的死亡,”郑重表示“共同高举起言论自由的大旗,宣告检查制度的死亡,宣告一切压迫言论自由的法令与制度的死亡!”9月10日,在这一公开信上签名的新闻出版机构增加到22家。

    9月15日,重庆10家杂志的《联合增刊》第一期由国讯书店出版发行。重庆20家杂志以及响应它们的成都同行通知guó mín dǎng中央宣传部,从即日起稿件不再送审。同一天,昆明《民主周刊》、《大路》周刊、北门出版社、进修教育出版社等11个新闻出版机构集会响应重庆、成都的“拒检运动”,成立“昆明杂志界出版界联谊会”。

    9月17日,成都27家新闻文化机构举行联谊座谈会,当场成立永久xìng组织“成都文化新闻界联谊会”,推选叶圣陶、黎澍、沈志远等7人为执行委员,并发表争取《发表的自由》宣言,提出了取消一切出版发行的特许制度,实行备案办法,取消新闻和图书杂志的审查制度,保障文化人的人身自由等七项主张,把这场联署运动正式命名为“拒检运动”。

    桂林、西安等地新闻出版界相继成立联谊会,响应“拒检运动”。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也响应拒检。形形色色正式和非正式的出版单位,甚至学校的黑板报和学生组织的文学团体都纷纷通知guó mín dǎng中宣部,不再接受战时检查制度的束缚。在guó mín dǎng政府正式废除新闻和出版检查制度之前,各种非政府报刊和出版社已纷起争取言论、出版自由。

    10月4日,叶圣陶在重庆杂志联谊会《联合增刊》第二期发表《我们永不要图书杂志审查制度》,在论证了“图书杂志审查制度当然没有存在的理由”之后,他指出:“我们不要这个制度,并不因为我的思想言论曾经被禁被删,你的思想言论曾经被禁被删,他的思想言论曾经被禁被删。即使我的你的他的思想言论都没有被禁被删,将来也永不会被禁被删,我们还是不要这个制度。制度存在,总有我你他以外的人受着精神上的迫害,我们与他人精神上是共通的,他人受到迫害也就是我们受到迫害。”

    早在这年3月29日、30日,当时的guó mín dǎng中宣部长王世杰在接见、宴请“美国报纸主笔协会”代表时,就一再告诉他们:“中国新闻检查制度并非永久xìng,在战后大概将完全取消或在中国大部分地方取消。”哥lún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更是“希望中国成为远东言论自由的堡垒”。

    直到9月22日,民间“拒检运动”已成燎原之势时,guó mín dǎng中常会才通过决议,宣布自10月1日起取消对新闻和图书杂志的审查。次日,guó mín dǎng中央社发表消息,除收复区和戒严区,战时新闻检查制度和出版业审查制度都将于10月1日废止。

    同一天,昆明《大路》周刊等11个新闻出版机构联合致函云南图书杂志审查处,宣布自即日起所有文稿不再送审,同时致函昆明市印刷业同业公会,请该公会转告各会员印刷厂,此后一切付排稿件由各单位自行负责,无须再受任何方面的限制,以免影响出版时间。

    9月28日,国防委员会公布《废止出版检查制度办法》。9月30日,guó mín dǎng《中央日报》发布了《出版检查明日废除》的消息。

    10月1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言论自由初步收获》,声言“检查制度的废止,是言论自由的开始;但还不是言论自由的真正实现”。同一天,昆明《民主周刊》、《民主周刊》、《大路周刊》、天野社、诗与散文社、北门出版社、孩子们社、进修教育出版社等十多家文化新闻团体联合发表《昆明文化界争取出版自由宣言》,明确提出“人民有经营通讯社和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