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6 章(第1/2页)  武道狂之诗01风从虎·云从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单梳束在背后。

    从背影看,此人似年纪颇轻,一身白皙皮肤健康光滑,无一丝皱纹斑痕。身材修长而偏瘦削,没有半点赘ròu,那流线完美的身形,让人联想起江海中的游鱼。

    男人立一个甚低沉的马步,开始运起拳法来。动作时而缓慢如浮云,间中又突然发出短速的拳劲;身形步履的姿势,一时灵巧如蛇,一时轻捷像鹤。一招手间,腕臂似乎柔若棉絮,当中却又暗藏yīn狠。

    男人的拳法越打越是快速,但却无叱喝呼气,似是毫不费力。那蛇鹤两势不停互换,指掌出手越见狠辣,每一击都全无先兆可寻。招法连绵起来,却又有一种舞蹈之美尤其是从这么一个身形优雅的人打出来。

    忽尔一只飞鸽从宫殿西面的窗户飞进来。男人轻轻一摊左掌,那鸽子就飞到掌心中停下来。

    鸽子的足爪上,绑着一个小小的纸卷。

    男人手掌蓦然一振。那鸽子吃惊yù振翅起飞,怎料男人的手掌又适时微沉,鸽子双足如踏虚空,无处发力,竟是无法飞起来。

    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弄,鸽子的爪趾,仍然没有离开那掌心的皮肤,它不断拍翼,但还是没法起飞,仿佛男人掌中有一股隐形的力量把它束缚着。

    此实乃是内家听劲化劲、不丢不顶的功夫。这男人对劲力的感应,还有卸力化解的分寸,竟然微细到一只鸽子踏地的重量这种程度,极是惊人。

    男人似乎已经玩厌了,手掌五指合拢,把鸽子轻轻包着,解去它足上的纸卷,这才放它飞走。

    那纸卷打开,只有丁寸大小。

    上面什么也没有,就只写了两只字:青城。上面还有两笔,打了一个红色的jiāo叉。

    那种红色,并不是朱砂。

    男人瞧着这纸片好一阵子,然后把纸片握在手心挤成了一小团,盘膝坐在真武大帝神像之前。那只握着纸团的拳头,托在下巴之下,静止沉思。

    下午的阳光继续照shè在他身上。他一动不动。

    仗剑降魔的真武大帝,仿佛正在俯视这个男人。

    在真武神像头上的殿顶高处,挂着一个甚为巨大的横匾。

    匾子用粗大刚劲的笔划,写着四个大字:

    天下无敌。

    后记

    最初,我是立志当个武侠小说家的。

    我想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喜欢看的东西,自然就会想写。

    还记得很清楚,自己第一次从头到尾读完一本武侠小说,是在小学六年级。那部小书名叫《最后七击》,龙乘风的「雪刀浪子龙城璧」系列其中一集。那是由新报旗下环球图书出版的袋装小说就是出版很多古龙、倪匡、黄鹰、冯嘉等的作品,封底常常有「碧玉珠」或者「紫金丹」广告那种。说穿了,就是当时道道地地的Pulp Fiction。

    这本书我到现在还拥有一册,隆重收藏在家里书柜呢。

    然后是初中,最迷黄鹰的《天蚕变》。那应该是香港史上第一部从电视剧本反过来改写成的武侠小说,听说黄鹰本人就是编剧之一。

    我读到《天蚕变》小说,其实已经是电视剧播映的数年后。不管是剧集还是小说,我到了今天还是印象难忘。

    《天蚕变》的主题歌,我在写这本书的期间,一直不断猛听。

    卢国沾的歌词:「虽知此山头,猛虎满布;胆小非英雄,决不愿停步」;「一生称英雄,永不信命数……让我攀险峰,再与天比高!」那股情怀跟《武道狂之诗》这个故事,非常切合。

    现在细想,这并非巧合。歌词对我的深远的影响,其实早就存在。

    我读的那家中学,校风颇是开放,学校图书馆的一排书架,塞满都是流行通俗小说,武侠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