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有了两广地方呢!”说话之间,已经天明,便吩咐船户起碇。三人又商定了,沿途拢岸,以便探听南方消息。一时间船出了口,放洋起来,不免受些风涛之险,不在话下。
一日,船家拢船进了一个海湾泊定了,来报说到了益都路了。胡仇道:“哪里有个益都路起来?”九畴道:“这本是我们的东京路。自从鞑子占据了,就改了益都路;但不知怎样去打听?”胡仇看看天色道:“此时已经是黄昏时候了,还是我去暗访。此时我得了法门了,只要向公事上去探听,没有消息便罢,有了总是确的。”宗仁点头称:“是。”九畴道:“未必,未必。他这种军务事情,何尝是通咨各路的。你须知大都是他的总汇,所以才有这些公事呀。”胡仇不觉楞了一楞道:“我姑且去试探试探,左右船已泊了,不去也空坐在船上。”说罢,换了装束自去了。到了半夜,方才回船,果然没有探听着。到了天明,吩咐起碇再行。胡仇道:“似此看来,再到别处傍岸,也不过如此。徒然耽搁日子,以后可以不泊岸吧。”宗仁道:“今番无论走海道走旱路,总免不得要到广东,但是近来海上有了战事,我们虽到了广东洋面,恐怕也近不了行在。”胡仇道:“照此说来,福建洋面就有了战事的了,自然有许多鞑船在那里;万一遇见了他,罗唣起来,也是不可不防的事。我们不如径走温州,由温州登陆吧。我们顺便还可以拢仙霞岭,探听探听近来消息,不过多纡绕几百里路。”九畴道:“仙霞岭虽是可去可不去,然而我们总在浙江一带登岸便是。我们此刻行李少,走旱路便当些。”商量已定,即叫船家转舵转篷,向温州进发,偏又遇了风暴,在海湾浅处避了十多无风,复行驶出,风势又逆了,因此行了一个多月,方才到得温州海口。泊定之后,三人便舍舟登陆。九畴便要渡飞云河,取道南雁dàng,入福建界,往广东。宗仁、胡仇商量要先到仙霞岭,探听消息再去。九畴拗不过二人,只得依了。于是取道乐清、青田,一路往仙霞岭而去。此时温州一带,久已属了“胡元”。三人虽说是中国的钦差,然而带了国书去,却没有回书来,并且不以礼相待,简直象被逐出来的。此时不便仍以钦差自居,只得微服而行。又以此处居民,也一律的改了胡服;因为那一班鞑子,见了穿中国衣服的,不是说他异言异服,甘居化外,便说他大逆不道,拿了去不是监禁若干年,便是砍脑袋。因此三人也只得暂时从权,换了胡服,打伙起行。海船泊岸时,天已不早,因此到了乐清,便投了客寓。是夜月明如水,三人不能成寝,偶到外面玩月,只见中庭先坐着一人,也是胡冠胡服,在那里吹笛。吹罢了,又唱曲子。唱的却是中国曲子,并不是胡调。宗仁等他唱完了,不禁上前回道:“适聆雅奏,阁下当是汉人。”那人连忙起身招呼道:“正是,正是。此时满目中虽然都是胡冠胡服,内中却十分之九是汉人,只看其心是汉心是胡心罢了。”宗仁听他此言,以为必非常人,因请问姓名。那人道:“在下埋没姓名已久。此时沧桑已变,政俗都非,就说也不妨。姓郑、名虎臣的便是。”程九畴从旁急问道:“莫非是在漳州木绵庵杀贾似道的郑义士么?”虎臣道:“正是。不知老丈因何得知?”九畴道:“那木绵庵离我家只有二里之遥。那一天出了事,我一早就知道了。后来地方官还出示捉拿义士,不知义士藏到哪里去来?”虎臣因还问了三人姓名,方才说道:“在下那时走了出来,也不辨东西南北。走了几天,到得福州,那捕拿的文书也到了。我急的了不得,走到海边,要附海船逃去,偏偏又没有海船。天色又不早了,看见海岸旁边有一家人家,我便去投宿,内中却是一个渔翁,承他招留。后来同他谈起时事,谁知他并不是个渔者出身,也是个清流高士,因为愤世嫉俗,托渔而隐的。我又略咯说起贾似道,他便切齿痛骂。我见他如此,便告诉他在漳州杀贾似道逃走出来,此时官府行文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