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顺北上,屠掠宁武(第2/3页)  扫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但是在三月下旬,李自成抵达宁武关的时候,却遭遇了超乎想象的顽强抵抗。

    接替许定国继任山西总兵的周遇吉,亲自率领三万山西兵在代州沿线布置防御,并且接连向朝廷告罄,但此时北京已然无兵可调,居然只象征性的在保定调派了两千左右的兵员助战。

    四月七日,太原沦陷,山西巡抚蔡懋德自尽身亡。

    李自成在太原休整三天,高一功率偏师接管忻州,进而急攻代州,周遇吉在代州坚守数天之后,粮尽援绝,不得已率残军突围退保宁武关。

    宁武关位于山西中部,民间有传说是由凤凰所变,故当地人又称之为“凤凰城”,宁武是由太原北上大同的交通要道。

    景泰年间筑宁武关城,与偏关、雁门关一起成为防御鞑靼的山西三大关之一,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大顺军大军师牛金星建议李自成立即马不停蹄的围攻宁武关,修整几日后再行北上,因为此时的山东军,已然开始在整个江南大刀阔斧的改革和整改原官军,北上刻不容缓。

    若大顺军再耽误时间,山东军腾出手来北上支援,将会一败涂地。

    不过李自成和牛金星都不知道,眼下王争已然忙的脚不沾地,山东军里里外外都是一片喜气洋洋,根本没有人去担忧北京城的安危。

    无论周遇吉如何备战,以山西孤旅终究是无法与李自成数十万大军相抗衡的,周遇吉也明白,代州的失守其实只是时间问题。

    宁武关地势险要,而李自成生怕王争勤王,一上来就是没日没夜的猛攻,所以此次战役进行得甚至比历史上更为惨烈。

    大顺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却因为守关明军火炮猛烈的轰击伤亡惨重,李自成甚至放言“五日不降将屠其城”,想要借此迫使周遇吉开城。

    周遇吉虽然一心抵抗,但山西兵将对明朝的前途并不看好,放着山东军如此强大的战力不用,却不断的打压,这已经让很多人寒心。

    火药即将耗尽的时候,一些将领就在不断劝说周遇吉改变策略不要一味硬拼,识时务者为俊杰的话简直快要磨破周遇吉的耳朵。

    但周遇吉断然拒绝,却因此心生一计——诈降。

    他在城内设伏,出弱卒诱敌入城,待大顺军前锋进入瓮城之后突然亟下前后闸门,城上弓矢乱放,铳炮齐鸣,竟然一举斩杀大顺军数千兵马。

    由于周遇吉的顽强抵抗,李自成气馁不已,甚至一度准备放弃攻取宁武关,探听无法绕道之后,就打算回陕西布防等待山东军来攻,

    但牛金星、宋献策、贺锦等大顺将领都想要成为建国立业的功臣,并不赞成回撤陕西,一再坚持必须要攻下北京城。

    其实历史上李自成的北上不过是打着试探的心思,因为当时并没有任何人能威胁到如日中天的大顺军,但现在不同了。

    王争所率领的山东军已然拿下了大明朝的半壁江山,就连富可敌国的郑氏都被一举歼灭,大顺军原本的试探之举,也就变成了在绝境求生中拼命求生。

    因而大顺军再次对宁武关发起了猛攻,李自成调集数十门大小火炮对准关城不断轰击。

    大顺军此次可谓背水一战,所以异常勇武,冲锋的前队战死,后队马上跟进顶替,死尸堆成了小山,终于在日落之时攻破宁武关。

    按往常来说,大顺军一旦入城,战斗其实就已经结束,但这次他们攻入关城之后,周遇吉依然不投降,率领残余的山西兵巷战。

    周遇吉从战马上摔下来后徒步奋战不止,身中数箭之后战至力竭,最后大顺军一哄而上将其生擒,不过周遇吉仍然破口大骂。

    李自成下令将周遇吉悬吊于高竿之上乱箭射死,尤不解恨,又下令将其五马分尸扔到野地中喂野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