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九章 伺候笔墨(第1/3页)  龙凤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从上次中秋庆典之后,金凤便经常被闽王召去,但并非前去侍寝,而是到书房伺候笔墨。闽王身居高位,近乎寡人自居,时常感到苦闷,无人排解心结。召金凤伺候笔墨,实为找她排解内心的苦闷罢了。

    金凤你知书达礼,定然对闽地的政务有所看法,闽王说。

    臣妾乃一介女流,不敢擅自议论政务,请闽王陛下宽恕,金凤说。

    也罢,那你就讲讲,本王统辖闽地五州这些年来,都有哪些遗漏和不足之处呢?闽王问。

    金凤笑言,闽王陛下治理闽地兢兢业业,取得的都是名垂千秋的大功绩,又何来不足之处一说呢。

    噢,哈哈哈,闽王大笑,继续问道,那你说说,都有些什么名垂千秋的大功绩呢?

    是,臣妾遵命。金凤理了理思绪,开始娓娓道来:

    闽王陛下治理闽地十余年,闽地的发展,不论社会安定,还是经济文化,都成绩显著。

    这第一,陛下发展了交通。唐天复元年,陛下在筑罗城的同时,挖护城濠,建有去思桥c津通门等。唐天佑三年,陛下在福州城正南街毛应桥南筑还珠门,建安泰桥,开河通沃桥浦,引潮贯城。后梁开平二年,建沙合桥等。陛下还扩建夹城将风景秀丽的九仙山c乌石山c越王山围在城中,使福州城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池,更有人把福州城美誉为三山。

    这第二,陛下扩大了内外贸易。陛下取消了闽江流域的关卡,以便货物畅通,保证物资交流。同时在黄岐半岛开辟对外贸易港,赐名甘棠港。随后,福州与琉球c印度c高丽等地都常有使者和商旅往来,进行经贸文化活动。

    这第三,陛下重视农业生产。陛下委派有生产经验的颜仁郁大人管理农业,又派得力的官吏出巡州县,劝课农桑,把流民尽数招抚回乡,给予合理安排,鼓励他们开荒造田,发展生产。陛下您还减轻赋税负担,凡耕种公田,其税什一敛不加暴,莫有出征之役。陛下鼓励百姓耕种茶树,大量生产出口茶叶,增加了百姓的经济收入。另外,陛下重视兴修水利,如修浚了福州城的西湖,灌溉了闽县和侯官两县的民田。陛下在福清建筑海堤,防潮护田,灌溉民田数千亩。

    金凤说到这,停歇一会。闽王陛下哈哈大笑起来,说,你这些话虽说尽是马屁之词,可是句句言之凿凿,本王非常爱听。

    金凤听了便更加放肆地说了起来:

    臣妾的话才说了一半呢,陛下极为重视人才以及文化教育事业,对于人才,陛下安置了大批中原流民,尤其爱惜文人名士,还专门设招贤院等机构来接待他们。陛下还聘任避乱入闽的人士为闽地官员,发挥他们的才干,比如徐寅大博士。陛下对闽地的知名文人也是礼聘为高官,如翁承赞大人和黄滔大人。陛下对义存c师备c神晏等宗教名流也十分尊重,先后兴建了修复了二百六十座寺院和六座佛塔。对于教育事业,陛下采纳了翁承赞大人的建议,在福州建四门学,以教闽地之秀者,选黄滔c徐寅等大人担任四门博士。此外,在陛下的倡导下,我们闽地州有州学,县有县学,乡僻村间设有私塾,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蓬勃。

    当金凤终于说完这些,只见闽王陛下陷入了沉思,脸上的表情渐渐由喜悦转变成了忧虑。金凤慌忙谢罪道,臣妾定是说了不恰当的话,让陛下如此的不悦了,请陛下降罪。

    哪知,闽王却说,你说得有条有理,有实有据,何罪之有。只是你说的这些关于大师义存,应该归功于我的王兄才是。当年我王兄在主政泉州之前,就始终将儒家的仁政思想作为其施政取向。上任之后,他便把关注民生作为头等大事加以认真对待。他奉行招怀离散政策,遣人将背井离乡的泉州籍流民陆续召拢回乡,凡从外地返泉者均借给其耕牛及犁耙等农具,帮助和鼓励其到小溪场c归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