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八章 特林岛(第1/3页)  唐朝生意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唐朝生意人最新章节!

    后来,以圣地麦加为中心,将这种饮料经由信徒往来流传开,由阿拉伯传到埃及,再传到叙利亚、伊朗、土耳其等地。

    到了十三世纪以后,阿拉伯人已懂得将生咖啡豆加以烘焙,用臼杵捣碎后,再用水熬煮,因而得到较质纯的咖啡。

    目前,他们饮用的尚属最原始的煎煮汤汁,李之尝了一口,发现甜度极低,显然是克里麦已提前交代给了后厨。

    李之极喜欢这种口味,但很快就被餐桌上转过方向来的烤全羊被吸引了。

    那只肥嫩的羔羊,已经除去头脚,掏空内脏,塞满了大米饭、葡萄干、杏仁、橄榄、松子等干果和调料,尽管端上桌来时早已分辨不清,他仍能从香味里嗅出来。

    伏辰更是食欲大开,等瓦费格刚一让过,就下手狠狠撕下一大块,嘴里的吧唧声便是一阵大作。

    为掩饰尴尬,孙思邈对身旁的瓦费格问起梵文。

    瓦费格汉话讲得极为流利,很快就与孙思邈手沾咖啡,在桌上比比划划不停。

    良久之后,孙思邈猛地手拍桌面,把众人吓了一跳。

    李之却是早已闻听,那位瓦费格不知何故,居然对雅利安梵文熟知甚祥,某一刻让他一时迷顿,很怀疑孙思邈之前讲的,是不是这种梵文真的已经失传千年。

    随后瓦费格的解释,才让他恍然大悟。

    原来瓦费格自小就成了孤儿,在一很具盛名的圣寺内成长起来,那种圣寺也被称之为禁寺。

    为了保护清真寺天房,使之不受外来势力侵犯,将四周划为禁地,规定非穆斯林不准进入,禁地内不准狩猎杀生、斗殴和一切邪恶异端行为,因此,圣寺有了“禁寺”之称。

    也只有这等至少存在了千年的圣寺,才具有些古远传承,其中世间已绝迹的雅利安梵文就是其中一种。

    为何清真寺里会有佛教之物?那是因为当地是贸易路线上的一个极重要的商队驿站,而商队最主要成员是天竺人,久而久之,那处驿站就被作为在外谋生天竺人的第二故乡。

    天长日久,那里的天竺人口可抵半边天,佛教徒于是在那里也有着强烈的需求,因而那处清真寺附近,建了一座相对简陋很多的佛教寺庙。

    这里有个关键知识点,许多人误以为佛教的发源地天竺也是佛教大国,实则佛教在那里早就名存实亡,如今佛教徒只占天竺人口的百分之一。

    不过在大唐年代,佛教徒还是很多的,但正被新婆罗门教极其迅速的寸寸挤压。

    常年游走在外的天竺佛教中人,有有心者,怕佛教传承就此遗失,就随身带在身上外出经商,因常在那座寺庙聚留,有心人为免路上遗失,将珍藏之物寄存在那里。

    但多年后,那里发生了重大的伊斯兰教灭佛事件,突厥贵族通过武力征服的方式,来传播伊斯兰教。

    他们大肆烧杀抢掠,摧毁佛教寺院和天竺教庙宇,强迫异教徒接受先知的宗教。

    一部分佛教徒来不及逃生,就这样被当地清真寺庙接纳,那座禁寺就是当年的清真寺之一。

    于是,一少部分佛教信徒,就把珍藏之物也悄悄带了进去,其中就不乏懂得雅利安梵文之人。

    瓦费格幼年时在那座圣寺中混得极熟,就有人把雅利安梵文,当做文字传承交给了他。

    为博得一顿温饱,被人有条件的逼迫着学了很多的雅利安梵文字体,没想到在他成年后就丢掉的东西,居然在数万里之外的东土大唐见到了。

    很快,瓦费格就帮着孙思邈,在那卷羊皮卷上标注出意译,望着已经被明显标识出来的地图,李之隐隐觉得,这会是又一次重大机遇。

    因为地图下面很清楚的注解了,那是一个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