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0章 黄河两岸谷米香(第二更,请订阅)(第1/2页)  初唐剑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仙鹤悠悠的飞着,吕涵阳坐在它背上看着下方不断后退的大地,这种感觉非常的happy。

    “这稻谷都开始收割了!这可是关中大地上第一季的占城稻!”飞着飞着,下方的一片金黄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让丹顶鹤停驻一番,看着下方正在收割的水稻。

    金黄色的大地上面,水稻在风儿吹动之中轻轻地摇晃,饱满的稻穗上一粒粒的稻谷金黄色的颜色让吕涵阳非常的开心。

    这些不仅仅是吕涵阳的真元值,还是百姓借此可以吃饱的东西,整个关中地区只有这河套平原这一片区域适合水稻种植,其余的大多数地方还是种的小麦。

    但是不妨碍大唐今年的粮食产量增加的大局面。岭南那一片区域可是收获了两茬了,现在第三季都种植上去了。

    “只要这样勤劳的耕作,怎么会吃不饱?精耕细作之下,土地是不会亏待勤劳的百姓的。除非天灾人祸,否则……”吕涵阳很高兴的看着这一切。

    下方的百姓也发现了天上的白鹤,顿时有很多对着上面的吕涵阳进行跪拜的。这个时代,百姓无比的淳朴,他们懂得感恩。

    “哈哈……”吕涵阳继续往前飞。

    这一路上他发现原来他估计着只有河套平原种植水稻的猜测居然不准确,因为在他新开凿的神仙渠的周围的田地也在种植水稻。

    当然这里种植的都是旱稻,不是在水田之中,而是在水稻插秧,分蘖,扬花结实的时候多补充一些水的方式种植的。

    这也是吕涵阳提出来的,其实水稻是需要很多水,但是不是说一直都需要在水田里面种植才行。只需要在生长过程之中的关键时刻水分充足就足够了。

    黄河流域水稻的种植范围比起吕涵阳揣测的要多得多,百姓收获的喜悦也比起往年更加的多起来。

    水稻种植比起小麦要更加的精细,因为生长过程需要更多的水分,但是产量也比起小麦更多一些。一亩地大唐的小麦产量大约在两石,而水稻能够有三石多,甚至达到四石。

    这样百姓获得的粮食就多了,这个年头有的吃饱就已经是天大的幸事,百姓不会在乎多出来的这些活。在他们朴素的价值观之中,收获的多了,付出更多是非常正常的。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吕涵阳不知怎的,想起了这一首歌,大概是水稻收获的情景给了他特别的感触吧。

    一路上百姓的收获,让吕涵阳觉得一切都值得了,甚至今后有着无数的挑战降临他也觉得自己有着足够的信心去抵挡。

    他不知道这个世界今后会有多少的外来人,他们有什么样的能力,会不会有联合起来攻打大唐的,但是他知道,自己在这里,大唐的百姓在这里,华夏民族在这里。

    这就足够了,自己不是什么圣母,什么民族包容,那是他们臣服大唐之后才会给他们的。心怀叵测的异族,难道都要用所谓的博爱的胸怀接纳他们?

    东郭先生的故事就告诉过我们,这是不可取的,至少要他们彻底的臣服才行。

    沿着黄河水道前进,直接飞渡无数的山野,河流,丘陵,平原。这一片大地就是他今后要守护的地方,整个人就像是巡视自己领地的猛兽。如果有敢窥视这片大地的存在,那就是他的敌人。

    一路无话,吕涵阳也看到了百姓的生活的改善,这很好。但是也有无数的在百姓头顶上的阶层,吕涵阳不在意他们的存在,但是却不能压迫过度。

    渐渐地,来到了一座巨大的瀑布处,这是黄河上最出名的壶口瀑布。滚滚河水到了这里,就会倾泻而下。形成一道壮观无比的瀑布,掀起一阵滔天的巨浪。

    还没有靠近,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如同阵阵的松涛,又像是叠叠的浪潮。

    在瀑布下方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