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1 章(第1/4页)  铁镯子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摆着几碟鲜灵灵的荔枝。

    请坐,荔枝是福建的特产,请诸位尝尝。店主热情地招呼众人,众人依次坐下。其中一个年轻的旅客伸手去拿荔枝,那瘦巴老头干咳了几声,那年轻旅客赶紧把手缩了回去。

    这荔枝被人誉为果中牡丹,古人形容它: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ròu莹白如雪,浆液甘酸如醴酩。店主说着拾起一颗荔枝,剥了皮,露出银白色的果ròu,放入口中。

    瘦巴老头也剥了一颗荔枝放入口中,说道:北宋苏东坡先生赞颂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清代诗人曹学在《荔枝歌》中也道出‘海内如推百果王,鲜食荔枝终第一’的赞叹!

    那些旅客纷纷剥开荔枝,啧啧赞赏。

    店主兴趣盎然,继续说道:福建种植荔枝,始于唐代。到了宋代,植荔之风一时称盛。园池胜处,唯种荔枝。当其熟时,虽有它时,不复见省。一家之有至于万株,一岁之出,不知几千万亿。荔枝成熟之际,商人云集闽地,把鲜荔制成干果或红盐水陆浮转,北销塞外,南运暹罗、日本、琉球、波斯各国。商人贩益广,而乡人种益多。

    那期文旅客道:我看过蔡襄撰写的《荔枝谱》,作者详细地记载了福建种植的三十余种荔枝。

    店主接过来道:福建各地至今保存不少历尽沧桑的古荔枝,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莆田城内宋氏宗祠庭院中的‘宋家香’,距今已一千二百多年,依然年年结果,核小ròu厚,蒂实皆香。福州西湖公园旁小巷内的‘亮功红’,是北宋余深罢相归家后所植,因余家御书阁名叫‘亮功’,故以‘亮功红’称之。据传‘亮功红’颇通人情,余深被贬建昌时,荔枝不再结果。此树已七百年多年,依然新枝勃发,果大叶美。

    那英俊旅客问:荔枝有哪些品种?

    店主回答:有元红、桂林、乌叶颗粒较圆,皮薄,ròu厚,核小,汁甜味香,品质优良,人们选购鲜荔枝都喜欢这一种。兰竹颗粒大,皮稍厚,汁较多,甜中稍酸,适宜晒制荔枝干。

    这时,有个伙计走了进来,对店主道:又来猪ròu了,您去看看货色。

    店主对旅客们说:你们边吃边聊,我去去就来。

    店主走后,几个旅客愈发开怀畅吃,有一袋烟的工夫,便把桌上的荔枝都吃光了。

    好啊,真是美味!这就是当年贵妃娘娘千里求的美味!那个年轻旅客吃得兴起,一拳击在桌子上。

    这时,只见八仙桌中间启动一块跳板。

    瘦巴老头大叫:有暗器!

    老头话音未落,桌中接连向四周发出如雨的弩箭。

    幸亏众人躲闪得快,都已趴在地上,否则xìng命休矣!

    弩箭发过,悄无声息。瘦巴老头爬了起来,朝桌子中间瞧了瞧,渐渐站起身。

    又一声轻微的响动,瘦巴老头赶紧趴下。

    又是一阵疾如乱雨的弩箭,纷纷击在壁上。

    大家不再动弹,又等了约有一袋烟的工夫,又是一阵疾如乱雨的弩箭shè出来。

    又过了若干时间,再也没有动静。

    瘦巴老头站了起来,拍打拍打身上的尘土。

    这时听见房上似乎有女子的笑声。

    那个年轻旅客飞快奔出来,见房上人迹全无。他又来到后院,店主和伙计都不知去向。

    年轻旅客跑到客厅内,对那个斯文先生说:尹爷,这是一座黑店,店主和伙计都是黑道上的人。

    瘦巴老头道:我们险些中了他们的jiān计,吃了大亏。

    原来这七个风尘仆仆的北方旅客,正是尹福、李瑞东、程廷华、杨班侯、梁振圃、于鉴和魏吉祥众位好汉。

    瘦巴老头李瑞东来到八仙桌前仔细端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