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3 章(第1/4页)  蒙古帝国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位。脱斡邻勒被迫出奔西突厥斯坦,投奔到哈刺契丹人那里去。

    合敢不幼年时为唐兀人所俘,久居其国,为唐兀人所爱重,遂有札合敢不之号”(参阅《多桑蒙古史》, 冯承钧译本,第一卷,第43 页)。译者

    ③ 《拉施特书》,别列津译,第107 页,(原文第174 页)。

    ④ 同上书,第108 页。参阅伯希和,《通报》,1930 年,50。

    ① 参阅《拉施特书》,别列津译,同上第9899 页。相同的说法见《元史》,克罗斯译,第13 页。

    ② 札合敢不《亲征录》和《元史》均作札阿绀布。据《拉施特书》,“札犹言地,敢不犹言大将军”。“札合敢不幼年财为唐兀人所俘,久居其国,为唐兀人所爱重,遂有札合敢不之号”(参阅《多桑蒙古史》, 冯承钧译本,第一卷,第43 页)。译者

    ③ 《拉施特书》,别列津译,第107 页,(原文第174 页)。

    ④ 同上书,第108 页。参阅伯希和,《通报》,1930 年,50。

    ① 《元史》,克罗斯译,第22 页。

    ② 《秘史》,第177 节。《拉施特书》,“部落”,第68 页,又同书第一册,表第23,别列津的“客列亦惕家族世系”。

    ③ 《秘史》,第151 节,简单述及这个事件,又在第177 节,在成吉思汗责备汪罕的时候,比较详细地说到。并可参阅《元史》,克罗斯译,第16 页。

    第二章 蒙古国家的形成

    这里的国王古儿汗,建都在楚河之上的八刺撒浑。脱斡邻勒受到古儿汗的接待,但是他就在同一年和古儿汗变得不和,于是飘流横渡戈壁到了畏吾儿人边境,后来又到了唐兀人国家(甘肃地方的西夏王国)的边境上。他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挤着五只羊的nǎi,刺着一只骆驼的血以充饥④。他在这种可悲状况之下,骑着一匹瞎眼老马,到达古泄儿湖(Guse'ur)⑤,从这里前去向成吉思汗乞援。成吉思汗不忘旧日的情谊,也因为信守也速该的榜样,对他殷勤接待(以塔孩和速客该为使)。在客鲁涟河发源的地方,以尊崇的礼节款接这个流亡者。拉施特说,脱斡邻勒在这时候自己承认,到了精疲力竭的最后阶段,不堪饥饿和辛苦。成吉思汗动了怜悯之心,邻勒表示自己有功于他①,因此可以设想札合敢不在当时是和脱斡邻勒联合一道以帮助他诙复王位的。

    但是这一种联合应该是为时很短。《拉施特书》在猴年,回历596 年(公元1200 年)的编目之下记载,当脱斡邻勒和札合敢不在客鲁涟河上忽巴合牙地方驻营的时候,札合敢不和客列亦惕的别乞们密谋说:“脱斡邻勒心肠狠dú,他杀死其他兄弟……”等语②。

    《秘史》也记有相同的话③。某一个名叫阿勒敦阿述的人[2]报与脱斡邻勒知道。脱斡邻勒逮捕了主要的密谋者:额勒火脱儿[3]、忽勒巴里和阿邻太子。将他们捆绑起来而唾其面,特别责骂额勒火脱儿对他的背叛:“向他重提流亡至西夏时一同忍饥耐褐时候所做的誓言。”④然而脱斡邻勒毕竟让札合敢不和他的党羽,包括额勒火脱儿在内,脱身往投乃蛮人⑤。

    第十节 成吉思汗和主儿勒⑥首领们的磨擦

    一切草原上的王权总而言之是相当脆弱的。成吉思汗的情形并非例外, 《元史》和《拉施特书》似乎说成吉思汗的事业是一直逐步上升,这恐非事实。《秘史》在某些方面是比较诚实的,它在这一位英雄的传记里面,揭露某些真正的失败,例如他被泰亦赤兀惕人所伤的这一段纪事,我们在后面述“者勒篾的效忠”时候将要提及①。

    ④ 《秘史》,鲍乃迪译,第92 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