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1 章(第1/4页)  蒙古帝国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携带全军从事大规模的围猎为乐。他在塔拉斯和楚河的草原度过1223 年的夏天,在也儿的石河上度过1224 年的夏天。在1225 年的春天,鸡年,他返回到蒙古,抵达土拉河旁边的黑森林畔的斡耳朵,他离开这里,已经六年了。

    第三章 蒙古帝国的建立

    第十七节 丘长春的旅行、横穿蒙古

    我们提到过丘长春的旅行。成吉思汗很久以来就想认识这位有名的道家,必然是因为人们传说道教修士们的“威力”,把他看做一个高等珊蛮, 能够给他饮长生之yào。从1219 年,当他驻帐在乃蛮人地方时候,就派人去请他。长春此时起程前往,于1220 年yīn历2 月22 日(4 月)到达北京,他在那里得知成吉思汗已经出发和花剌子模人作战。奉命安排他的旅程的“蒙古” 官员(一个归附的金人)刘仲禄yù叫他和送往供成吉思汗娱乐的一批fù女同行。这位道家(生于1148 年,已经是七十老翁)认为这样的旅伴不方便,他说:“我虽然仅仅是山中野夫,也不能和这样的旅伴同行。”他的请求得到满足。

    长春于yīn历4 月16 日(1220 年5 月19 日)离开北京。他曾住在这个城的北边,等候成吉思汗大营的命令,同时也要等待帖木格斡惕赤斤亲王的命令,帖木格于成吉思汗西征时候留守蒙古。

    至1221 年3 月,长春才离开河北深入戈壁沙漠或无宁说是进人荒野的草原,这里只有衰草和丛丛的榆柳。“出沙陀,至鱼儿泺,始有人烟聚落…… 皆黑车[1]白帐,随水草放牧。尽原隰之地,无复寸木。四望惟黄云白草。” 再向北行,到达捕鱼儿湖迤东的合勒合河,“方见一沙河,水濡马腹,旁多丛柳。”4 月1 日(yīn历4 月24 日),到合勒合河的北岸附近,这里是帖木格斡惕赤斤(斡辰大王)驻营地方。“水始泮,草渐萌矣。时有婚嫁之会, 五百里内首领皆载马助之。帛车毡帐,成列数千。”4 月30 日,长春被引见帖木格,帖木格以马和牛各百匹供他使用,使他能够到达东伊兰见成吉思汗。

    辞别了帖木格,这位道士取道向西。yīn历4 月22 日(5 月15 日),抵达陆局河,即客鲁涟河,有湖在高处,这应该是指呼lún池或小达赖湖。长春随后沿客鲁涟河岸上溯至于土拉河。编写这部旅行记的他的伙伴(按:指其门人李志常)很注意蒙古气候的特点,早晨很冷,傍晚很热,而草原的整片草地上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沿着肯特山南边岗阜,旅行家经过上拉河上游和其支流哈儿乌克合河流域,从这里是到了鄂尔浑河上游。[2]“人烟颇众, 亦皆以黑车白帐为家。其俗牧且猎。衣以韦毳,食以ròu酪。男女结发垂两耳。fù人冠以桦皮,高二尺许,往往以帛褐笼之,富者以红绡。其末如鹅鸭,名曰故故。”[3]我们的旅行家继续说,蒙古人,不懂得书写,一切以语言约束,有时刻木为契。他们从来不反抗首领的命令)说过的话一定信守。

    长春现在是在杭爱山中。他的旅行记记载所经过的险峻山岭的美丽,“布满了松栝,其高千云,其密遮住日光。”然而这些地方,一年之中有六个月积雪。自此渡上鄂尔浑河,继之为布尔合台,再沿察罕湖行,于yīn历6 月28 日(1221 年7 月19 日)经过察罕奥龙之后,到达成吉思汗后妃的帐殿。[4]

    长春旅行记在这里增加一句很有趣的话,他说这些游牧宫廷的车舆亭帐,望之俨然,即使是古代匈奴的大单于,也没有这样盛况。在许多皇后之中,有金国公主和唐兀公主,[5]她们争先送礼物给这位中国道士。这些旅行家们, 于yīn历7 月9 日(1221 年7 月29 日)离开帐殿向西南前行前往乃蛮人的旧地。8 月1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