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2 章(第2/4页)  蒙古帝国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 年)后,有一个时期占据德里宝座的是一个fù人和她的家族的其他成员们:其最后一个算端(1256 年)将实权授于巴尔班,因为他刚刚以抵抗蒙古人享有声誊。和亦勒都迷失一样,巴尔班也是马木鲁克人,和临朝的皇族仅仅有姻娅关系。他表面尊敬这位仅拥虚位的算端,除去象接见旭烈兀的特使(1259 年)这样的堂皇典礼之外,他不叫他公开露面。直到这位算端死后。他才正式即位(1266 年),一直至于他的死(1286 年)。他的主要关心事件之一就是巩固印度河的边防以阻挡侵袭的重来,他的前一代人曾因为这种侵袭而大起恐慌;他的一个宫廷诗人埃米尔胡斯劳曾一度被鞑靼人所俘,他留下的形容鞑靼人的作品,令人奇怪地联想到阿弥恩马克林从前描写的匈人形象。

    蒙古人长期停止入侵印度的企图,不只是由于巴尔班的有所准备,更是由于大汗蒙哥死后(1259 年)蒙古帝国的中心发生了严重事变的结果。忽必烈由一个极不合法的忽里勒台宣告为蒙哥的继位者。他所遇到的起而反对他的人就是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和成吉思汗后裔里面窝阔台系的首领、那个占有蒙古西部的有名的海都,察合台系的阿鲁忽和他们联合。阿鲁忽不久即归附于忽必烈,但是他受到阿里不哥和海都的攻击,罗斯汗赞助海都和阿里不哥。1267 年,忽必烈命八剌承继阿鲁忽之位,以为这样就可以使察合台系效忠于他,然而八剌不久就和海都以及钦察汗正式言归于好。这是越来越倒霉,因为他立即和忽必烈一派的波斯汗宣战,波斯直辖呼罗珊之地,并且通过他的藩属起儿漫人而管辖阿富汗西部:1273 年,旭烈兀军队劫掠了不花剌。海都于是将察合台汗位界予都哇,并胁助他征服畏吾儿地方(1275 年)借以团结都哇。从此以后,在他长期统治之中,都哇一直是他的忠诚藩属。然而由此可见,在中国和在波斯一样,情势是异常紧张,以致不可能顾及印度。而且这种情况并没有因为忽必烈去世(1294 年)而结束。只是在海都死(1301 年)后,都哇得免受制于其宗主; 1303 年他和中国皇帝言归于好,而在1306 年,他才完全排除了窝阔台系中的海都继承者的控制。

    但是阿富汗东部的察合台系人得到库赫伊巴巴的保护以对抗他们的不怀好意的西邻,即波斯汗的藩属,他们不久就要重兴传统的对于印度的侵掠。1285 年标志着这个进攻的再开始:巴尔班的儿子摩诃未亲王在这一年被杀死,他的死亡使巴尔班非常伤心。随着他的死亡发生叛乱,并且在纷乱之中,一个新的王朝,即突厥人的基尔吉王朝,篡夺了德里的王位(1290 年), 这些事件鼓励蒙古人继续他们的企图。从1296 年至1298 年,都哇和他的儿子和他在阿富汗代理人忽都鲁火者进行了两次对印度规模空前的入侵活动。但是德里从1295 年起,是在阿剌乌丁统治之下,他是基尔吉算端里面最有能力的人。他光荣地击退了进攻,被俘的蒙古的异密们被抛在象足之下,受践踏而死。忽都鲁火者的儿子达忽火者于1304 年发动一场新的进攻,其结果是和上次一样。从这个时候起,蒙古人对于印度、对于它的气侯和对于这里的大象,留下了痛苦的记忆,以至一个世纪之后,帖木儿跛者还有这样的感觉。

    他们以后就只是以单独个人资格进入印度了,有时是以战俘居留在那里垦荒,有时是以雇佣兵士替德里朝廷,甚至替和他们jiāo战的印度诸侯服务。

    蒙古人的危险已经消失,德里算端就有余力终于再去进行对异教徒的圣战和征服德于地区。阿剌乌丁亲自攻破拉加普脱诸堡垒,这些堡垒常常在塔尔沙漠边缘抵抗,并攻取了摩腊瓦。他把更远进军的责任jiāo给他的马木鲁克人将领里面最有才干的玛立克加富尔。德干地区这时候有许多旧的土著王朝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