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二 章 血洒青山(第1/2页)  狼烟墩下的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夜,大雾迷漫,我们的队伍凭着熟悉的地形和准确的情报,寂静无声地急行军,迂回穿梭冲出敌人包围。

    在出发前的动员大会上,罗荣桓下令说:“同志们,我们马上就要突围了。现我宣布下纪律:一服务命令……”

    “是!”异口同声。

    一路上,谁也没有讲话,先行队伍为了给后续部队指明行军方向,就在三岔路口用石灰做出标记,队伍在行进中,有时需要后头的人扶着前头人的背包行走,以免迷路。

    当大家看到敌人在山头燃起的照明大火,听着敌人的人呼马嘶“衔枚疾走”,宛如疾风流水一般穿过了敌人的“铁壁合围”,在次日拂晓安全到达预定地点。

    这时,笨蛋的敌人一窝蜂似地涌进留田,但是那里空空如也。我军则继续向西转移,到达费县东北的黄埠前。

    刘家语高兴地对大家说:“同志们,当现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山东分局及省直机关五千余人,在不费一枪一弹的情况下,胜利突出敌军重围。”

    “好,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壮举!”希伯同志高兴得像孩子一样跳了起来。他兴奋地说,“这一夜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夜晚,比起在西方参加的任何一次最愉快的晚会都更有意义,更值得留念。”

    “是呀,这就是罗首长的‘翻战术’又一大体现呀!”刘家语笑逐颜开地说。

    “好!这战术真是妙不可言呀!”希伯同志说,“我要立刻给一一五师出版的《战士报》写篇文章,赞颂这次突围领导者罗荣桓政委的‘指挥神奇’和山东抗日军民的严密组织性和纪律性,欢呼这个奇迹般的重大胜利。”woquge

    希伯同志身材魁梧,总用打字机写文章。此时此刻,他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以腿当桌用打字机写出了题为《无声的战斗》的稿子。他这篇文章译成中文后,套红登在《战士报》的第一版上。

    这篇文章的结尾是这么写的:“畑俊六总司令官这时候一定正大发雷霆,训斥他的那些不争气的饭桶将军们:八路军主力一夜之间到哪里去了?我们的赫赫战果在哪里呢?那些日本军官们重重包围、数万支枪炮所指的,却原来是一堆堆黑色的岩石!这些饭桶将军今天吃饭的时候,应当给他们来一道美味的菜——大鸭蛋!”

    希伯的这篇文章,在山东抗日军民中引起强烈反响,起到了很大的激励和鼓舞士气的作用。

    留田突围的成功,挫败了日寇“铁壁合围”的初步计划。然而敌伪的十一路扫荡部队并没有撤走,而是以百倍的疯狂,继续对我们进行“扫荡”。我抗日军民经历了山东抗战史上最惨烈的一系列战斗。

    侯庆修、毛大鹏、刘成武等同志所著《碧血青山——一九四一年冬季沂蒙根据地军民反击日寇大扫荡纪实》记录了这段历史。这本书是山东文艺出版社二○○○年出版的。他们采访了许多亲历者,也包括刘家语同志。书中描述了刘家语参加或指挥的多次战斗。刘家语这里只回顾一段可以让后人引以为教训、也差点儿要了刘家语的命的战斗,以及刘家语受伤后的经历。

    留田突围后,我八路军山东军区在蒙山一带与敌人“转圈”“推磨”,保存自己,伺机消灭敌人。

    十一月二十七日凌晨,经过一夜急行军,我八路军山东军区等机关转移到了沂南县双后崖子乡西梭庄。m.woquge

    眼看兵力越来越少,警卫营长对刘家说:“谷部长,阻击敌人、掩护撤退的任务,我们已完成了。可是,我们的阵地已不可能再坚守下去了,上级两面夹击敌人的设想是不现实的!”

    “不错!”刘家语答道。

    “现转移了的机关,前往抗大分校五大队方向是否安全也没有把握!为此,你应该追上去指挥机关转移,我往另一边突围把敌人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