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兴哥儿睡着之后,上官大嫂果然来找上官华芸聊天。
闲扯了几句,上官华芸迫不及待的打听起林子明写诗的事情来:“大嫂,你也知道伯桑就是陌上桑吗?”
上官大嫂愕然的看着她,反问道:“难道你之前一直不知道吗?前年,在伯桑发表第一篇诗的时候,你大哥就写信告诉了你,一同附在信里的,还有那一期的报纸。”
上官华芸的脸色有些发白:“我……我只接到过报纸。”在林家,无论是包裹,还是信件,只要是外面送进来的,在转到她的手里之前,公公婆婆肯定是要先行拆阅的。很显然,大哥的那封信是被截走了。
“不可能……”上官大嫂突然回味过来,叹道,“小妹,这些年真是难为你了。”
不过,她们俩都同时意识到,林老爷对林子明写诗的反对远比她们想象的要坚决得多。以至于担心儿媳妇会支持儿子,他才这样瞒得滴水不漏。
“小妹,伯桑六月份就要毕业了,你打算怎么办?”上官大嫂忧心忡忡的问道。
没想到,公公竟如此的反对伯桑从文。本来打算得好好的计划,貌似难以实施。上官华芸不禁头痛。
虽然从金华回来后,林子明开始努力接受她,对她亲近了起来。可是,她清楚的知道林子明的意图。
他只是迫于无奈。
一来,他们已经成婚,这是无法逃避的事实。而他们俩的婚姻是两个家族的联姻,是结两姓之好。所以,不管他愿意不愿意,只要她的娘家不倒,他就无法舍弃她,迟早要履行丈夫的义务。
二来,林老爷是坚决反对他从文的。所以,接下来的北京之行,他必须寻求她和上官家的支持。这样的话,林老爷才极有可能做出让步。
第三,也是最至关重要的,林子明是个大孝子。三年来,她终于博得了公公婆婆的信任支持。在公公婆婆的威压下,林子明也耐她不何。
或许是因为时间紧迫,又或许是在金华游玩的时候,陈浩天他们劝服了林子明,所以,林子明对她的态度才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而她是早就想通透了的。这些正是她自己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资本。只不过,她不愿意承认罢了。她喜欢林子明,更是从心底里渴望得到林子明的真心,而不是这般的“迫于无奈”。
当然,这些都是远虑。现在,她的近忧来了:支持林子明,就要忤逆公公婆婆。结果十有八九是,三年来的努力,一朝付之东流;相反,站在公公婆婆那边,势必惹恼林子明。也许,从此后,夫妻成陌路。
woquge “嗯。”上官华芸点点头,又象是想起了什么,抬头问道,“你还没吃吗?”晕死。刘婶肯定不在,而她没有十足的把握把灶膛烧起来。
“我也吃过了。”林子明答道。
上官华芸暗地里松了一口气,轻声说道:“那就好。”然后,她又微微垂下了头,一声不吭。
林子明又说道:“中午的小黄花鱼很不错呢。”
“嗯。”上官华芸又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转念一想,好好的,他说这个做什么?
又一想,原来伯桑是想吃小黄花鱼啊。中午也没见他怎么吃啊?八成是和大哥他们辩论去了,顾不上吃。明天和刘婶也买些来。
这就没了?林子明等了半天,也没再听到一个字。兴许她对吃的不感兴趣。深吸一口气,他换个话题:“大哥的儿子很可爱啊。”
其实,他本人对小孩子并没有什么兴趣。因为是想和妻子聊聊天,所以他才随口说的——他听胡季平抱怨过几次,说最怕的是逢年过节,要应酬七大姑八大姨。因为女人们凑到一起,除了说吃食,就是扯孩子的事,无聊死了。
话一出口,他便后悔了,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