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8--幸运眷顾)(第1/2页)  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字库巷菜市场是龙城最大的菜市场,里面当然是禽蛋肉类,蔬菜瓜果,调料鲜鱼,干杂副食的集散地;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农民临时拿来卖的自家蔬菜柑橘之类。也有吴家的咸菜大全,几十种咸菜姹紫嫣红十分好看,有的油浸浸惹人喜爱。泡菜,泡姜泡辣椒,干咸菜,萝卜干,菜头,藠头,泡大蒜,泡豇豆一字排开,好像是士兵在等待将军检阅。于远明最喜欢的是胭脂萝卜,酱红色的底色嘎嘣脆的口感。可惜现在的市场上这种品种越来越少了,多的是红皮白心的品种,让人不屑一顾。菜市场里还有米粉面条汤圆面专门的摊位,周姐的面条摊位就在这里。当然卖的不仅仅是面条,什么抄手皮(馄饨皮),饺子皮也一并生产销售。面也分得细,有干面有水面。粗细都是几个品种:细面,韭菜叶,宽面。还有面块,拿来煮酸菜面块是很好吃的。当然又比不上手工现扯的劲道。

    周姐是嫁到桃花镇来的外地人,老公是一个混社会的家伙。那个时候的混社会,多半并不是什么坑蒙拐骗的坏人,而是年轻的时候打架斗殴的狠角色。稍微长大了性格还在,但是也开始走上正轨干工作。娶妻生子后,大部分人都回归家庭,忙于养家糊口与普通人无异。周姐做事厉害,对老公也管得严,偏偏老公服她。原来于远明家餐馆的面条,抄手皮什么的都在周姐家买,所以彼此关系很熟。做保险后,周姐也给孩子买了一份三年一返的产品。今天给于远明介绍客户,完全在情理之中。乡里乡亲的,又是老客户。每年还送台历给她呢!

    周姐正在忙着做生意,于远明打一声招呼就站在旁边等。也和对面的副食摊位老板打招呼。这个老板也问了几次保险,都说钱在股市里,等拿出来后再买。于远明知道这是敷衍,被套牢的股民矢志不渝,真的等到股市涨起来了,哪里有不追涨的道理?

    等周姐忙完了,用湿帕子把手擦干。拉了根凳子喊于远明坐。于远明直接问:周姐,生意好哦!是怎么回事嘛?

    周姐说:哪里嘛,昨天和一个长期在附近卖米的张师傅两口子聊天,女的在问保险的事情。我就说我是买的万家的保险。她就问买的什么保险,其实我也不知道。当初你给我讲了那么多,现在也搞忘了。就记得三年一返,诶,三年快到了撒!

    于远明正色道:三年一返,指的是三周年满了才返,也就是第四次缴费的时候。并不是缴费三年就返,是三周年。类似于娃娃生下来是0岁,一年后才是一岁。

    周姐满不在乎:那倒无所谓,反正要返就行了。

    于远明问:这个张师傅你们很熟吗?

    周姐说:说熟也熟,说不熟也不熟。他们是盛天镇的人,经常来买米。长期在门外,卖了就走。有时候下雨就搬进来躲雨,聊了几次就熟悉了。这次也是女的个在打听,保险到底好不好?我正好觉得可以让你来给他们讲。所以就推荐说我有个朋友在做保险,可以给他们咨询。所以才给你打电话,今天他们已经回去了,明天要来。你明天晚点来吧,等他们米卖得差不多了就可以了。那个时候早上买菜的人也回家了,方便讲。

    于远明说:要得。那我就明天早上十点左右来。

    第二天,于远明准时到达。

    那两夫妻果然一副农民打扮,两个编制口袋的米卖了没多少了,一根扁担,地上还有一个背篼。男的瘦高个子,脸色的皱纹刀刻斧凿一般,一件衬衣皱巴巴的,上面两颗扣子散开着,看得到没什么肉的胸膛。女的有些焦眉愁脸,农村人大部分劳作辛苦,惯于这种脸色。月白色的衬衣有些旧了,蓝色的裤子也有些肥大。短头发下是一张有些方的脸,不算黑,只是有些憔悴。

    周姐介绍了一下,于远明笑着打了招呼,坐下来慢慢谈。

    于远明先问:是希望买保险来解决什么问题?

    女的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