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2--林更生(第1/2页)  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与人之间需要距离。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距离。

    人与人之间距离的远近有时候决定关系的走向。

    在最开始,对于王承宽与张昌兵,林更生是非常崇拜的。觉得他们懂的太多了,与他们比,自己就是一个幼儿园的小学生啊!

    经过几个月的自我奋进,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

    好像自己的成绩比他俩还要好。无论是增员还是做单。

    虽然,那两个家伙的话术,理念一套一套的,但是没有什么实际的成绩啊!

    但出于一种习惯性尊重也是一直以来的处世哲学,林更生依然对他们毕恭毕敬。私底下更努力,发奋超越才是目标。

    就在他全力以赴,育成了两个主管,准备晋升资深主管的时候,万家的《基本法》改了。晋升的难度增加了,他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于是又开始慢慢积攒力量,准备下一次的冲刺。

    《基本法》不但是确定发展的规则大法,根本大法,利益大法;也是根据不同的阶段控制队伍的一个工具,有的时候需要拉大架构,有的时候需要夯实基础。有的时候需要激励主管晋升,有的时候需要夯实部门,控制主管的晋升。而控制主管的晋升不是控制业务员晋升为主管,而是控制主管向高级主管,高级主管向资深主管晋升。因为他们一旦晋升,部门的架构的虚空了。控制的手段也很简单,就是增加晋升的条件,提升晋升的门槛,自然就起到控制的作用了。

    对于,其他主管来说,一步步走也没什么。毕竟大家都是公平的,遵守规则,经营规则,是最基本的概念。

    但是林更生不这么想。

    贵溪的两个筹建人,一直在上面,业绩做得不多,收入拿得不少。而且并没有晋升为部经理。这就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假如,他们离开.......

    正在他细细盘算的时候,又来了一个台湾人。

    这真是没想到。

    不过,当台湾人来到贵溪,对于王承宽与张昌兵打击更大。

    于是林更生就暂且等待一下,看他们怎么相处。

    当人与人长期相处的时候,距离没有了,神秘感也消失了。

    无论是龙城人还是台湾人,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专业厉害!

    而且看他们长期待在一起吃喝玩乐,也是没有什么大志。

    原来很尊敬的于远明来到贵溪,虽然工作很努力,专业也不错,但是业绩也不怎么好啊!

    左右对比后,林更生第一次有了顾盼自雄的感觉!

    虽然在表面上还是那么谦卑和蔼,友善低调。

    曾国藩说凡做大事者,找替手为第一要务。

    林更生想,哪个人才是最适合的替手呢?

    曾凡超突然从脑子里蹦出来。

    于是他拨通了曾凡超的电话。

    林更生找曾凡超是有原因的。

    世界上的人分为很多种,其中有一种叫偏执型。

    曾凡超就是典型的偏执型人格特质。

    有一次他找余永春,余永春在分公司开会。那是他刚刚进公司不久,正在参加代理人资格考试培训。有一个关于代资考的事情需要问余永春。当然也不一定要问余永春,其他人也能解决。但是余永春是组训老师,应该是第一权威。所以就打电话给余永春。

    余永春一看电话号码不熟悉,而且又在开会不能接电话。就没有接,也没有回信息。

    把设置为静音的电话放到桌下,继续开会。

    会议中途休息,余永春拿出电话一看,我的妈呀!

    一百多个未接来电,全是那个陌生号码打的!

    当时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