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07 前车之辙后车之师(第1/2页)  隋唐争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其实瓦岗军撤军,并不是因为天热,而是因为他们很多人忙碌了一晚上,天亮以后,随着太阳升高,又累又饿。关键是准备的石头不够多,因此不得不停止攻击。沈厚多次给大家强调,能用抛石机解决的问题绝不用人命去填。现在李靖他们抛石机已经准备妥当,附近又有很多山石,自然不急着和李世民他们死磕。等把石块准备好了,用抛石机好好灭灭他们的威风,然后相机再破关。

    李靖他们也不着急,虽然说瓦岗军现在腹背受敌,但是并不危急。他们这里虽然面对着突厥骑兵,但是昨天八牛弩一通射击,相信他们以后轻易不敢出关。另一边,东岭关那里,驻扎着瓦岗军的主力,猛将如云,能对付宇文成都的就有罗春和裴元庆,因此杨林想要破关绝无可能。至于让唐军丢盔弃甲的抛石机,对瓦岗军来说更不是威胁。因为瓦岗军的抛石机比隋军的打得更远,所以说隋军的抛石机一旦拉出来就成了瓦岗军的活靶子,不等它发威,就会变成一堆烂木头。

    再说这里是瓦岗军的主场,粮草充足,因为光是瓦岗从洛阳收缴的粮草就足以拖垮他们两家,所以被唐军和隋军困在中间也无所谓。现在天气炎热,并不适合大规模作战,如果死伤过多,容易生成疫病,到时候可能引发不可估量的后果。这些话沈厚都在飞鸽传书上讲的很清楚,特意强调了一番。并且建议说,如果事不可为,即使战事拖到秋天也无所谓。

    相对于瓦岗军来说,唐军和突厥军都拖不起。一是他们粮草负担过重,二是突厥兵常年生活在西北,到了虎牢关,必然会水土不服。一旦他们出现两个问题中的那一个,对他们来说都是致命的。但是李靖不愿意消耗时间,他希望能够快速的解决唐军和突厥军。

    自从他到了瓦岗军中,沈厚一直十分器重他c信任他c支持他,乃至这次让他领兵,全权处理军务。他不想辜负了沈厚的器重,怎么能消极应战呢?当天热,有人想往树林里钻的时候,他就想到:为什么不借助这些树林给瓦岗军立功呢?于是把单雄信c尚师徒c程咬金等人聚集到一起,把刘备的夷陵之战也讲给大家听,然后把自己的计划也说了一遍。

    听完以后,大家都觉得他的计策不错。如果能把唐军和突厥军调出虎牢关,自然比攻打虎牢关要容易,伤亡肯定要少很多。

    战争不仅要斗智斗勇,天时地利人和,还要比拼耐心,更要看底蕴。就目前来看,唐军占据虎牢关地利之便,在这个炎热的夏季住在房里,比瓦岗军宿营在帐篷里也好的多,占据了地利和天时,至于人和,对两方来说,都差不多。因为虎牢关本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除了当兵的几乎没有老百姓,所以唐军虽然和突厥军在一起,但也不影响人和。

    虽然说唐军似乎比瓦岗军有优势,但是从另一方来看,唐军劳师远征,补给困难。而瓦岗军被靠四关,兵精粮足,如果战事胶着,唐军率先支撑不下去。虽然说长安离虎牢关不算太远,但是长安才刚刚被李渊收复,它的补给很多时候也需要太原供给。因此,虎牢关的唐军补给自然更加艰难。这次李建成他们为了赶时间,根本来不及从太原调拨粮草,匆匆忙忙从长安而来,粮草准备不足。现在虎牢关内唐军和突厥军相加有小十万人,只靠他们仓促间从长安征集的粮食根本不能支持他们大长久战。

    当李世民知道他哥哥没有带多少粮草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觉得他知道的太晚了。他在给他父亲李渊的书信上已经隐晦的说明虎牢关对他们很重要了,却没有想到他们带的粮草还是这么少。如果他知道这么少的话,在把瓦岗军赶出虎牢关后,还不如撤军,最少能保证全身而退。现在和瓦岗军黏在一起,再想撤军,不割肉估计是不行。为今之计,只能隐瞒粮草紧张的现状,争取打败瓦岗军。等到打下虹霓关后,再决定下一步该如何做。另外就是希望最迟在他们进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