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六十三章:佛法东传(下)(第3/4页)  变成僵尸穿诸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更不行礼,因问袈裟之价,便答道:“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

    太宗闻言捏须,道:“那袈裟有何好处,竟值这般银两?”

    菩萨道:“这袈裟,龙披一缕,免大鹏蚕噬之灾;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处,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这袈裟是冰蚕造练抽丝,巧匠翻腾为线。仙娥织就,神女机成。方方簇幅绣花缝,片片相帮堆锦。玲珑散碎斗妆花,色亮飘光喷宝艳。穿上满身红雾绕,脱来一段彩云飞。三天门外透玄光,五岳山前生宝气。重重嵌就西番莲,灼灼悬珠星斗象。四角上有夜明珠,攒顶间一颗祖母绿。虽无全照原本体,也有生光八宝攒。这袈裟,闲时折迭,遇圣才穿。闲时折迭,千层包裹透虹霓。遇圣才穿,惊动诸天神鬼怕。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又有那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偷月沁白,与日争红。条条仙气盈空,朵朵祥光捧圣。条条仙气盈空,照彻了天关;朵朵祥光捧圣,影遍了世界。照山川,惊虎豹;影海岛,动鱼龙。沿边两道销金锁,叩领连环白玉琮。”

    “又有诗曰:‘三宝巍巍道可尊,四生六道尽评论。明心解养人天法,见性能传智慧灯。护体庄严金世界,身心清净玉壶冰。自从佛制袈裟后,万劫谁能敢断僧?’”

    唐王在那宝殿上闻言,十分欢喜,又问:“那和尚,九环杖有甚好处?”

    菩萨道:“我这锡杖,乃是铜镶铁造九连环,九节仙藤永驻颜。入手厌看青骨瘦,下山轻带白云还。摩呵五祖游天阙,罗卜寻娘破地关。不染红尘些子秽,喜伴神僧上玉山!”

    唐王闻言,即命展开袈裟,从头细看,果然是件好物,道:“**长老,实不瞒你,朕今大开善教,广种福田,见在那化生寺聚集多僧,敷演经法。内中有一个大有德行者,法名玄奘。朕买你这两件宝物,赐他受用。你端的要价几何?”

    菩萨闻言,与木叉合掌皈依,道声佛号,躬身上启道:“既有德行,贫僧情愿送他,决不要钱。”

    说罢,抽身就走。

    唐王急着扯住,欠身立于殿上,急问道:“你原说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你见朕要买,就不要钱,敢是说朕心倚恃君位,强要你的物件?更无此理。朕照你原价奉偿,却不可推避。”

    菩萨起手道:“贫僧有愿在前,原说果有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不要钱,愿送与他。今见陛下明德止善,敬我佛门,况又高僧有德有行,宣扬**,理当奉上,决不要钱。贫僧愿留下此物告回。”

    唐王见他这等勤恳甚喜,随命光禄寺大排素宴酬谢。菩萨又坚辞不受,畅然而去。

    而在同时,骊山之中。

    骊山老母拄杖站在殿外,目光看向长安城方向,轻声道:“佛法东传终于开始了”

    说罢,她便叹息着返回殿中,走到了床榻前。

    只见床榻上的厉青,正被一股椭圆形的七彩光罩所笼罩着。

    骊山老母见怪不怪,抬手触碰了下光罩,意在试探光罩的薄弱。

    事实上,自从三天前她为厉青将诛仙四剑全部炼化成獠牙,又将蚊道人的神通剥离出来度入厉青体内后,厉青的体外就出现了这层光罩。

    光罩初现时,连她都无法触碰。

    手掌只要触碰到光罩上,就会被一股极为强悍的力道给震开。

    如今已过了三天,光罩上的光芒虽然渐渐变淡,但是却依旧耀眼。

    就连骊山老母也不清楚,这究竟是出现了什么变故。

    在她的测算中,此时此刻,厉青应该苏醒了。

    可是,此刻在她手掌触碰到光罩上时,那股熟悉的强悍力道再次出现,‘砰’的一声便将她的手掌震开。

    骊山老母虽没有受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