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五章 海底城市(第1/3页)  无限战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海底城市,这算是人类向海洋寻求生存空间的一大创举,地球上71%的面积都是海洋,而剩余29%的陆地养不起数十亿人口。在泰伯利亚时空里,现在全球人口已经只剩二十多亿,但思金人却在陆地上肆虐,刘云不得不为中国人寻找一条退路,万一陆地上支撑不住,那就只有退到海洋。

    但是,若在海底建造城市,就不能随意破坏生态环境,毕竟你要生活在那里。在海底,最容易破坏生态的地方是珊瑚礁,像南沙岛礁这种地方,最好不要在海底大挖特挖,你可以把一座小岛礁扩大,但不要把一大片海域的珊瑚礁都挖空,为了建造你的城市。因为珊瑚礁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态系统,无数鱼类、虾类、海藻、浮游生物、珊瑚本身,还有别的不知名的生物,都生活在这里,破坏生态产生的连锁反应是巨大的。

    然后,在大陆架或者浅海海底建造城市,单个城市的面积不要太大,因为浅海的生物种类很多,而且也是重要的渔场,只要城市修得稍微高一点,大一点,要么冲出海面来了,要么就占用太多地方,影响很严重。

    所以,最理想的地方,应该是深海海底,想修多大就修多大,对生态影响较小。但这深海离大陆最好近一些,交通所需时间也短一些。不过,对于时速2000公里的新型真空管道超导磁悬浮列车而言,这个问题不大,因为这列车的速度比一般飞机都快了。

    刘云所建造的第一批海底城市,是巴西海岸的小型海底城集群。由于建在大陆架上,所以高度不高,只有六十米,呈圆盘状,直径在三公里到十公里之间。由于是浅海,抗压能力要求不高,所以抗压水罩的骨架只采用了自动修复的合金,而水罩的透明“玻璃片”则采用氮化碳晶体,对于刘云他们现在的生产技术来说,这样的材料非常简单。

    抗压水罩内部,就是城市空间了,这里的建筑和陆地上没什么两样,只是高度有限制,不能高于60米,否则就触巴西沿岸的海底小城市内部的景象只是一般,只能算是把陆地上的城市搬到海底来,那么,位于大西洋中间的“西海龙宫”,则是真正的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呆在那里,真的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神话中的水晶宫真的搬到现实中来了!

    “西海龙宫”位于南美最东边和非洲最西边连线的中点附近,战略地位很重要,因为它是连接非洲和南美两块大陆的动脉枢纽,一条绵延三千公里的八轨管道铁路连结了两块大陆,使得中国队可以快速在两块大陆之间大量运兵,这意义十分重大!

    “西海龙宫”建造于四千米深(不是确切数字!)的海底,不过,人们一般不称其为龙宫,而简称为“西海城”。在如此深的海底建造一个如此巨大的城市,对材料的要求是很高的,而西海城的基石,是两种新的异形核材料――秘银和水曜石。

    秘银是一种高强度的银白色异形核金属材料,是2047年底刚刚试制成功的,现在已经能用息壤量产。其结构强度为氮化碳的980倍,密度为35克/立方厘米。其强度不及精金,只有精金的一半,但密度还不到精金的五分之一(精金结构强度是氮化碳的1893倍,密度是193克/立方厘米,非常重)!秘银虽然还属于很重的金属,但已经和地球上密度最大的金属――锇相差不太远了,不像精金那样相差近九倍!这样的材料,既坚固牢靠,又相对轻便,比精金优越许多,就算拿来做装甲,同样重量的秘银防御力要比精金高得多。

    水曜石也是异形核材料,但却是透明的非金属晶体,外观类似钻石。水曜石的结构强度也很高,达到氮化碳的350倍,但密度很小,相当于金属钛,只有4.9克/立方厘米,其优点就是透明,并且不导电。现在,中国分布在全球的八艘鲲鹏基地的各种舷窗,已经由“脆弱”的氮化碳,换成水曜石,弥补了漏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