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5.完整(第1/3页)  开在古代的杂货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为防盗章, 请支持正版阅读,未能及时看到正文的, 3h后回来  越是着急干活就越是粗糙, 昨儿啥都记得搬了, 可这些稻草, 草席子和一些柴火却偏偏半点没动。你说这要是不搬进去,等着下雨淋湿了, 可怎么烧饭?怎么烧炕?他们一门心思想要的石炭一煤, 那可是半点没有呢!

    你说昨天做饭的柴火?那不是厨房自带的嘛。也正是因为做饭太顺手了,这才忘了这么大一个事儿,好在趁着没下雨还来得及转移,肖海涛连着推了几次车, 这才将这些全堆到柴火棚子里头。

    这会儿正是秋天, 一场秋雨一场凉那都是老话了,所以遇上下雨,还是下几天那是一点都不奇怪。好容易收拾妥当的父子运气很好,才坐下没多久,就遇上了老肖探测回来的秋雨。

    下雨天外头的活那是一样都别想干, 一时没事儿的父子两个只能坐在屋子里,摸索点旁的事儿来干,免得干坐着无聊。比如给那书房砌上火炕, 就是个不错的活, 与此同时, 相互吐槽一番, 发表一下对新家最新的看法也是个不错的活动。就两个人的大山实在是太冷清了。

    “爹,咱们那厨房太远了,看看,像是今儿这样遇上下雨,做饭,吃饭岂不是要淋雨过去?”

    肖海涛的吐槽很在点子上,由此可见他一定被淋着了,不然不可能有这么痛的领悟。

    如今这平台上的房子若是从高空看,不算那水井石磨啥的,由北往南看下来,那就是个“z”的样子,当然了,这中间这一长条正房没那么斜。至于这正房和拿厨房的一正两耳的交汇处,则是有一条近三米宽的走道。肖海涛嘀咕的就是这一截,其他地方还好,有屋檐,好歹能遮一遮,可这一截却怎么都躲不过。

    可惜他爹功力更深厚,眨眨眼,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还说的很有道理:

    “那是咱们这还没整好的缘故,等着过了今年,咱们弄点葡萄藤,在这里加上一长溜,到时候你再看,那立马啥问题都没有了。还看着更好看了,和那个廊台在一处,简直就是一步一景,和江南园林都能比一比。”

    这样的后脸皮显然不是肖海涛这么个娃子吃得住的,只能顺着他的话头说:

    “那这也太宽了些,咱们当时就该弄得紧凑些。”

    “傻了吧,小子,这后头可是有水潭,有粮仓,有田地的,以后还要种地,若是太窄了,咱们万一要运个什么东西怎么办?”

    这样一说倒是没错,肖海涛还能说啥?自然是放过了这个话题,和自家老爹又说起了这衣裳的事儿。

    “爹,你上回不是说,你这衣裳和那些猎户不一样吗,那咱们是不是该买点衣裳?对了,他们对你这衣裳就没问啥?不觉得奇怪?”

    “咦,你不说我都忘了,上次我买了好些麻布来,就是想着能做个外衣什么的,只是咱们两个都是大老爷们,对这事儿也不熟悉啊,要不你看看,那天淘有没有看的顺眼的?看外衣就成啊,里头的衣裳反正就咱们自己,先穿着也没啥人知道,穿破了再说,没得浪费。至于别人?这里到底是山里,有的穿,不冻着才是要紧事儿,旁的,又没有那些个迂腐的老夫子,谁管这些。”

    说这话的老肖其实不知道,没人对他的衣着说三道四的理由他只是说对了一半,谁让他遇上的都是些山里粗汉呢,对他们来说,只要有东西裹身,没光着身子,那是都一样。还有一半却是因为,从古到今真说起来衣裳的款式其实也就那么些种类,变来变去的也总能找到痕迹,比如长袖的工装,这样对襟开的衣裳人家古代也有,只是袖子短了些,叫做半臂,还因为要好看,一般没有扣子之类的东西罢了。

    像是老肖他们这样穿着,在这些猎户的眼里,估计还以为是因为没会做衣裳的,所以这父子两个自己糊弄了穿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