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泉州美食(第1/2页)  小厨神之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陪两位领导吃完饭,已经晚上八点了,告别了他们,我就一个人悻悻地来到了宾馆,本来只要买一个九点多的动车票就能回去了,但是我确实按捺不住内心对泉州美食的好奇,既然来了刚好又碰上周末,那就放弃期待了一周的补觉时光,自掏腰包解决住宿问题,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多呆一天。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被小技吵醒了!这个智能喇叭自从消音之后,就经常潜入我的意识里搞突袭,被它拽起来之后,我去泉州汽车站买到了到安海镇的快运汽车票,没想到近得超乎意料,不到一个小时就到达了目的地。

    在小技的墙裂推荐下,我来到了三里街。据说这条街,凝聚了安海几千年的历史,是安海最有文化气息的古街。但是这几年也被改造得有些商业化了。

    无论是具有闽南特色的房楼,所谓的百年老店c老字号和古镇的风味小吃,都难逃一个俗字。

    曾经的安海古镇,因千年海商经营,至明代极为繁荣。三里长街,亦因海而兴。明初,三里街初具规模。清代,“丙申焚毁”和“辛丑迁界”,安海被夷为平地,三里街随之消失;1684年复界,重修。1919年,著名旅日侨商陈清机主持扩建。这条命运坎坷的老街,不仅是商贸繁华的产物,更承载了安海古老的历史文化,见证了古镇安海几百年来的繁华与变迁。

    它的命运让我想起了沙坡尾,现如今也是被改造得有些面目全非,个体的渺小永远无法阻挠历史的步伐,历史在发展,经济最大化,而文化,其实是逐利过程中的牺牲品,尽管大多数时候都打着文化的幌子。

    三里街,现名中山路,稍微值得庆幸的是,历史图片中的雨脚架c砖柱c风琴大木门,从三合土到正方形花岗石的路面,一直到当今的水泥路面,多数都被保留下来。曾经繁华,热闹如幕,叫卖声c讨价还价声c喇叭声c孩儿嬉笑声,此起彼落,还时常在耳边缭绕。依旧不变的,是人挤人c车挤车c人车挤,熙熙攘攘,水泄不通。这跟厦门比起来,又多了些市井气息,因为厦门是不怎么让按喇叭的。

    狭长的街道一眼是望不尽的。按照小技的算法显示,三里街是出名的小吃街。食珍桔红糕c胜金桂花c无粕豆明c协得珍厚底糖c红片糕c粕豆c寸金枣c土笋冻c咸光饼,还有康乐员c良记菜馆

    这些琳琅满目的食品让我这个重度选择困难症患者不知如何下手,还是小技靠谱,把我带到了街角的一家小店门口。

    这是一家神奇的小店。

    只有十几平米c只卖一款产品——土笋冻。

    我来得稍微有点早,它每天不到中午12点不开门,我还纳闷地等了十几分钟,但是就在这等待的时间里,小店门口就已经开始排长队了。看来有很多老饕慕名前来,因为我眼睁睁地看着一堆铁粉一次吃七八份后又打包走。这就是小技口中的,比臻叔家的稍微差一丢丢,但是也还凑合,足以够我尝尝鲜的土笋冻了。

    用含大量胶原蛋白的新鲜海星虫,经过十几个小时才能制成冻,而吃它的时间却不能超过10分钟,因为它不加胶很容易就化了。

    吃了二十几年的厦门土笋冻,我突然发现,安海的真的完胜!倒点酱油c陈醋,加点蒜蓉即可,清甜可口,又不腥。而厦门的土笋冻,没有香菜c腌萝卜c芥末我是吃不下去的。

    看我一口气吃了三个土笋冻,小技似乎有些不耐烦了。

    “喂,姐姐,你不能只顾着吃!”

    不是你指引我来到这个热情的土地上大快朵颐的吗?咋滴?又不能吃啦?

    “吃是可以,你就不能思考一下吗?跟你昨天吃的有些什么不一样,换你做,能成吗?”

    晕倒!昨天不是说了,原材料啊水啊都那么讲究,让我怎么弄到手?

    “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