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4章 招募流民(第1/2页)  穿越到琉球当世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惜恩大叔等人还没什么,只是把大宪法当成一件普通的事情在做。但戚祚国等人却并不是这样,他们现在的精神已经不能用振奋来形容了。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们现在的状态,那就是亢奋。

    是的,就是亢奋!

    因为比起惜恩大叔等人,戚祚国他们更加的识货。他们看到了琉球大宪法的价值,也知道这部宪法意味着什么。

    一旦琉球国真的因此而崛起。那么,参与制定这部大宪法的所有人,必将会青史留名。最起码在琉球国的历史上,他们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修身c治国c平天下。

    现在不是诸侯割据的乱世,平天下自然用不上。那成为一个治世的能臣,成为一个能够在青史留名的名臣,就是所有读书人的最终梦想。

    现在随着琉球大宪法的最终确立,他们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迈出了最为坚实的一步。

    只要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地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只要他们能够拿出全部的精力和才能,那么,想要实现年轻时的理想和抱负,想要重新燃烧起已经渐渐变冷的热忱,也并非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只要眼前这个年轻世子的目标能够实现哦不,哪怕只是实现十分之一,那他们的未来将不可限量!

    彼此相互对视了一眼,都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从这一刻起,戚氏兄弟等人才真正的融入到琉球,融入进尚海的身边。共同的利益,果然是维系彼此之间关系的最佳纽带。

    接下来的几天里,尚海跟随着惜恩大叔,处理郭德c郭纲他们抢劫来的那批财物。跟随着惜恩大叔的海船,频繁往来于福州与大员之间。

    除了将那些香料c象牙c犀角c珊瑚c珍珠等特产品,变成大明的丝绸c瓷器c棉布和茶叶外,尚海还通过与南居益的关系,积极的招募流民。

    这一举措,得到了福建所有官员的赞许与配合。

    从古至今,就没有哪个地方官员会喜欢流民的。流民没有户籍,是黑户。就算把他们安置的再好,也没有任何政绩可拿。

    此外流民涌入地方,会给地方造成秩序上的混乱,也会令治安变得恶化。

    他们没有土地,无法从事生产,也不能缴纳税赋,给地方上带不来任何的好处。他们还要消耗地方上的各种物资,尤其是粮食,那一张张嘴宛如无底洞一般,无论怎么填也填不了满。

    而更让人揪心的,是流民的安置问题。因为稍有不慎就会酿成民变,到了那个时候别说当官儿,能够活下来就算是不错了。

    所以白白消耗各种粮食物资的流民,是每一个地方官员都头疼的对象。

    偏偏这些大爷们还惹不起。处置的松了,影响到地方,地方上交代不过去;处置的紧了,会有人说你是残民恶贼,让你名声受染。

    在大明,一个官员的名声要是毁了,那这个人的政治前途,基本上也就都毁了。

    所以当尚海对流民抱着极大的热情,表示愿意带着这些人前往台湾岛屯田的时候,所有的地方官员都是弹冠相庆。人傻c钱多,不外如是。

    只可惜这样的人是琉球国的世子,不是大明人。若大明能够多一些像这样的人,那他们这些地方官员,一定会变得清闲许多。

    地方官府出面作证,尚海确实是琉球国的世子,这些人也确实是去台湾岛屯田。并非是某个黑了心肠的作坊主或矿主,将他们拉到见不到日月的小窑做工。

    一时间,所有的流民都有些心动了。

    尽管明朝末年,吏治崩坏。但官府在普通百姓的心目中,依然是有着一定的可信度。最起码来说,要比眼前这个笑眯眯的年轻人要可信许多。

    尽管远赴重洋,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