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天为何物(第1/2页)  迎接紫薇圣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不仅为实体,看得见又摸得着,而且还非常非常大,大到天地分离足以引起山崩地裂洪水泛滥。那天为何物呢?我们从神话分析中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早时候天并不稳定,有时候会降下来,有时候又会升上去。从这一点看,将天看做是一个飞行器或者宇宙飞船应该是比较靠谱的假设。那这个宇宙飞船有多大呢?

    远古大陆远比如今科学家所作复原图要大的多,因为它还包括沉没进海洋的两块大陆,要将如此大个的大陆提起并撕裂,这个宇宙飞船的块头无论如何也不会比现如今七大洲中最小的大陆小。

    但是仔细回想,神话中并未提及有出现如此巨大的宇宙飞船,那么退一步,有没有什么别的东西是在很早很早之前就出现在地球上空,并且曾经变换过位置呢?我们找啊找,终于找到了,但同时也张大嘴巴深深的吸了口气,竟然是“月球”,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于是我们开始寻找证据做出假设。

    众所周知,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距离地球大约3844万公里,直径3476公里,大小是地球的1/4,块头足够大。相比较而言,地球其他的卫星则小的可怜。因为距离过远,又加之距离巧妙,看上去像个圆盘,和太阳一般大小。用肉眼根本看不清构造,只能看出有些区域明亮,有些地方昏暗。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人类才第一次看到了月表地形的构成,它并不如看上去平坦,反而表面坑坑麻麻,那是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和山脉,当然还有一些平原,那就是月海。

    假如这个大家伙从38万公里外突然出现在距离地球很近很近的上方,近到人们用肉眼就可清晰地看到月球上各种各样的环形山c山脉c山谷c平原,那么在这样近的距离上,向外突出的山脉,就像神话描述中那样“七楞八角”,而且它太大了,以至于人们不论怎样向远方眺望,它总是与大地相接,就像神话描述中那样“天地不分”。这些“七楞八角”与地球上的高山,互相连接着天地,就像神话描述中的“天梯”,人c神c巫通过天梯上下于“天”。另外,这些天梯里应该有四个特别大的从月球上伸开来的天柱作为天地的支撑,也就是所谓的“天地四极”。“天地四极”一旦被撞断,天地间的支撑便没了,要么天地结合,要么“天地分离”,恰好神话里出现的是“天地分离”。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万有引力是物质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物质的质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物质的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也就越大,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越小,用公式表达就是f一g/r2。试想,如此巨大的质量,如此近的距离,忽然要从地球撕裂开来,那该是一股多么巨大而蛮横的力,《大荒西经》说“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一方面托着月球,另一方面压着大地,哪怕如此,仍然引起了大陆撕裂c史前大洪水与地轴偏移。这还是神怀仁慈,如果天帝不命举天压地,怕是地球上的山川大海甚至连同大片的陆地也被带往了太空,这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对于“天”就是月球的假设,据说从甲骨文里也能找到证据,毕竟作为象形文字,它能够形象的反应或者表达字的意思。不过,一来我们对甲骨文没有研究,二来同一个象形文字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虽然我们认同这个证据,但仍旧感到薄弱。

    再看另一个问题,月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其实就连古人也早有疑惑,屈原曾在《天问》中表达过,苏轼也曾把酒问青天。那我们继续寻找证据。

    距今大约2300年前左右,亚里山大里亚大图书馆的第一位馆长在他留下的文献中写道:“古时,地球的天空中看不到月亮。”据说他在写这份文献时,曾参照了很多远古时候遗留下来的手稿和抄本,(其实也不用据说),遗憾的是,这些文献后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