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周易浅释 (一):序卦传(第1/3页)  迎接紫薇圣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易》一直以来都蒙着一层神秘莫测的面纱,它复杂深奥又晦涩难懂,但人们仍被深深吸引着,期望能“知幽明之故,晓鬼神之情状,见万物之情,明天地之心”。历朝历代,研究《周易》并为其注释者无数,但哪怕集大成者都未能尽解其意,可见其玄妙高深。但有两点务必切记:1c大道至简,最深奥的道理一定是最简单易懂的;2c解读《周易》一定要追本溯源,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亦可朔流而回。小子不才,也来尝试解读,但目的并非将其解析透彻,这种事可知而不可说,全凭一个“悟”字,但我们也自有目的。废话少说,立马开始。

    《周易》分为两部分,一为“经”,一为“传”。“经”包含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和卦爻辞,统称《易经》,其又分为上经与下经,上经从第一卦《乾》卦至第三十卦《离》卦,下经从第三十一卦《咸》卦至第六十四卦《未济》卦。“传”包含专门为阐释《易经》经文的十篇专著,分别为《彖传》c《象传》c《文言传》c《系辞传》c《说卦传》c《序卦传》c《杂卦传》,其中《彖传》c《象传》c《系辞传》又随《易经》分为上下两篇,共计十篇,又称《十翼》,据传为孔子及其门生所作,统称《易传》。《易经》与《易传》相结合就是今人所常见的《周易》。

    《彖传》共有64节,分别阐释六十四卦卦名c卦辞及一卦的主旨。“彖”就是“断”的意思,谓断定一卦之义。

    《象传》是以卦象,或者叫做卦的形态符号为根据解释卦和爻的。对一个卦象做总体解说的叫“大象”,对一卦之中的每一爻做解说的叫“小象”。

    《文言传》只有乾坤两卦中有,其非常生动c美妙地阐明了乾卦两卦的卦辞。你道为何如此,实乃天地为阴阳之代表,《周易》再庞大复杂也脱离不开阴阳两字,无阴阳也就无所谓《周易》,另外《系辞传》中专门有一大段文字阐述乾坤两卦的重要性。

    《系辞传》是联结“卦”和“爻”的“辞”。系辞是从六十四卦c384爻(加之乾坤两卦分别多出的“用九”c“用六”文辞,共计386文辞)的总体上系统解释《易经》,比如爻的变化原理,对“象”c“数”的解说以及如何占卜等。

    《说卦传》主要说明三爻卦中八个卦的“象”和象征意义,此外还阐述了《易经》的演卦历史与八卦的取象特征。

    《序卦传》说明了六十四卦的排列根据,揭示各卦相承相受的意义,象征着自然与人间社会变化的过程。

    《杂卦传》用以说明各卦之间的错综关系,以相反相成观点把六十四卦分为三十二对,用一两个字解释其卦义和相互关系,与《序卦传》互相补充印证。“杂”大概是“杂糅众卦,错综其意”的意思。

    如果说《易经》是一部天书,那么《易传》就是解开它的密码,而《易传》的根本在“阴阳”二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打开并解读这十翼,尝试着让其张开翅膀吧。首先是《系辞传》,其又分为上下两篇,先看“上篇”: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翻译:天尊地卑,乾坤确定。卑微尊贵各自陈列有序,贵贱也便显现;动静自有常规,刚柔便就断定。事物以类相聚,或以群体划分,吉凶便就形成。天有其象,地有化形,变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