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十九章 郁闷的李斌(第1/2页)  三国之蜀汉再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宣摇了摇头,坚定的说道:“他自然不能,但是我们却可以。只要我们到了并州,在设法干掉拓跋悉鹿,就可以凭此在并州站住脚跟,慢慢发展势力。这一次我们绝对不会在输了!”

    刘渊被刘宣这么一说,也是热血沸腾,长身而起道:“好,我这就去和拓跋悉鹿说,随同他们一起出征!”

    刘宣却是摇头说道:“不不,我们如果主动请缨只会惹拓跋悉鹿怀疑,那反而不美。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他这一次出征必然会要带上我们,否则他可不放心咱们留在他的老巢里。”

    刘渊眉毛一挑,刚想说话,就见范隆疾步走了进来道:“大王,拓跋悉鹿派使者来了,要求我们做好随军出征的准备。”

    “果不然出祖父之言啊!”刘渊听后,忍不住挑大拇指赞道。

    刘宣却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说什么。范隆诧异道:“大单于,您们这是……”

    刘渊大笑着拉着范隆的手,将刘宣之前对自己所言简单说了一遍。范隆听后,也是大喜过往。虽说他归附了南匈奴,但是却无时不刻不想着能回汉土,做出一番事业来。

    而刘渊也是很看重范隆此人,这到并不是因为其对自己有救命之恩,更是因为范隆虽然并不是出身豪族世家,但是也是并州的“名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刘渊也一直想着有一天杀回并州时,用他来与汉人搭桥。因为他很清楚汉人多才,如果没有汉人的相助,定然无法展现自己的王图霸业。

    范隆字玄嵩,雁门人。父亲范方,曾经是曹魏雁门太守。范隆母亲怀孕达十五月,生出他时,范方死了。

    在范隆四岁的时候,母亲也病死,当时的范隆哀号之声,感恸行路,得到了同宗范广的怜悯,收为养子,供其读书。范隆也十分成器,广交各方名士才子,最终出仕做到了雁门太守之职。

    范隆钦佩的看向刘宣,心中却是慨然。刘宣虽能,但是年事已高,若在拖延个两年,恐怕刘宣也只能老死草原了,那对于刘渊想要杀回并州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公元282年6月中旬,并州杨济因遭到蜀汉中军大将军罗尚所部攻击,在接连失利,太原郡被围困的情况下,派遣外甥李斌出使鲜卑求救。鲜卑王拓跋悉鹿在鲜卑108部中征调胡骑七万,并南匈奴王刘渊三

    万匈奴骑兵浩浩荡荡杀奔雁门郡而来。此时,先一步赶到雁门郡阴馆打前站的李斌对雁门郡太守苏峻道:“苏太守,实不相瞒,我这一次是奉了舅父之命前往盛乐找鲜卑人搬救兵的。你应该很清楚蜀汉大举来犯,两晋又迟迟不肯救援,光靠我们

    自己是不可能守得住并州。”

    说到这里,李斌双眼直视苏峻,似乎想要将他的神情尽收眼底一般。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说的很委婉,并没有说出杨济要投降鲜卑人的事情来。苏峻是杨骏一手提拔起来的,属于铁杆的杨派。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杨济兄弟在大哥朝堂政权失败被杀后退往并州,苏峻仍然义无反顾的站在了杨家兄弟这一边。可是此一时彼一时,谁也不敢保证,苏

    峻的忠心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一直不变。

    “哦,敢问少将军,鲜卑人愿意出兵了吗!”苏峻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很显然他对于局势的发展,也有着自己的预估。

    李斌虽说只是杨济兄弟的外甥,但是在杨家的地位却一直很高,也深受杨家三兄弟的信任与器重。也正是这个原因,亲近杨家的人都会称呼他一声少将军,而李斌对于这样的称呼也是甘之如饴。

    李斌点头道:“鲜卑王拓跋悉鹿已经答应出兵二十万救援并州,助我军对付蜀汉,收复并州了。”

    说是二十万那也就是出兵方对外诈称,以此来提高己方声势,打击对方士气的惯用伎俩而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