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节 行军(第1/2页)  劲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队伍在离开龙凤沟之后,晦暗的天色显得更加阴沉。赵宏告诉手下将士的是这次照常是进行武装越野训练。

    在战国时代率先变法强国的魏国,闻名天下的“魏武卒”选拔就提出很高要求:携带铠甲,背着戈,带上弓箭,全副武装行进几十里,这对魏武卒的兵员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是中国古代军事中很著名的武装越野训练。

    赵宏觉得武装越野训练既然能够得到像“魏武卒”这样的强军,那拥有两千多年经验优势的他自信武装越野训练同样可以得到一支比较有战斗力的军队。

    赵宏之前进行经过分析之后认为武装越野可以提高一支军队的行军速度,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应对行军中突发事件的能力,比如说遭到敌军的突袭,伏击的反应你能力。因此在基本的队列有些模样之后,赵宏就在军训加入了武装越野这一环,秉承着队列练习和武装行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宗旨。最近数周前,整个队就依照命令也进行了数次短途的武装越野训练,不过这次情况有些特殊……

    在整个队伍行进了十余里之后,小片的雪花从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了下来,西北风也更加的强劲,仿佛是苍凉大漠吹来呜咽的号角。

    牵着一匹褐色战马的赵宏在路旁停了下来,战马打了个响鼻,显得略微有些烦躁不安。赵宏用手轻轻地抚摸着战马的前额,随后他又爱抚了战马的后颈,这才让战马安静了下来。脸上缠绕着厚厚麻布的赵宏扭过身子看着身旁走过的白波军士兵,每个战士和赵宏一样,脸上缠绕着一圈圈的麻布,暴露在外的部分主要是双眼,看着倒有些阿拉伯人的味道,更确切的说是有点像木乃伊。头戴斗笠的白波重装步兵显得精神抖擞,杏黄色的头巾从斗笠的后方随风飘扬,就像是一面小小地幡旗。这些白波重装步兵背着硕大的门板,几根尖锐的标枪从门板的缝隙中透出,发出迫人的寒光,左腰悬的短剑在皮质的剑套内不住的晃动。在这些白波军战士的身后,临时征集的民夫辎重队也同样冒着严寒推着小车,挑着扁担行进。民夫的这种吃苦耐劳的品质不禁看得赵宏心中啧啧赞叹。

    正当停在路边的赵宏若有所思的时候,“宏哥!”赵宏闻声不禁一愣,随后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原来是刘松。头戴辽东帽刘松也是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皮甲被他裹得紧紧的,一双褐色皮靴上散落着零星的雪花。

    伴随着他的说话的言语,一股白色的哈气也从嘴角喷了出来,将他的面庞笼罩上一层纱巾,模模糊糊有些让人分辨不清。

    “这次队伍要去哪里?冒着严寒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也该差不多该到目的地了吧?”

    显得有些疲惫的刘松一边说着一边使劲地搓着双手,随后他又跳了两下脚,这样的取暖方式似乎在向赵宏抱怨天气的寒冷。

    遭受质疑的赵宏眉头略略有些上翘,他冷冷地看了看站在面前的刘松。

    “本人自有定夺,汝服从命令即可!”

    言毕,赵宏转过身去,他牵着自己的战马默默地加入行进中的队伍,只留下原地发愣的刘松……

    等到下午,狂风大作,瑞雪纷飞,百步之外的一切都蒙在了一层雪舞之中。无论是在山洞中无可奈何舔着脚掌的黑瞎子还是竖起长长耳朵野兔,都躲在各自洞穴中。而一支队伍仍然冒着风雪前进,他们踏着厚厚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跋涉着。凛冽的寒风就象刀在脸上一层一层的刮,嘴里呼出的哈奇,立刻在严寒的作用下变成了一层雾霜。

    他们翻越了无数个丘陵,踏过了数不清布满秸秆的农田,来到了这个光秃秃的树林之中。

    “宏哥,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我们白波军的烽火台和岗楼。这附近用距离估算显示这里应该至少已经是咱们和沾县官军的交界的缓冲地带了,不排除此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