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李梅大婚(第1/2页)  重阳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接下来的时间,李家上下围绕李梅的婚事忙开了。

    李天一负责写请柬,亲朋好友少不得要来吃杯喜酒,沾沾喜气。

    单娘准备李梅的婚服c被褥。结婚礼服李梅自己做了一些,凤冠霞帔已请裁缝定做,但随身的衣服c被褥都要单娘和几个邻居大婶亲手缝制。

    采办礼品,安排酒席都是少不了的。

    还要请木匠打制一套像样的樟木衣柜。宰相家里自然什么都不缺,按老理姑娘陪嫁这是必备的。

    银制碗筷,铜制炊具,也要请银匠定做,象征新人婚后丰衣足食,绵延流长。

    除王家送来的定亲银两,李天一又筹备了一些,才把结婚物品置办妥当,脸面上的事不能马虎。

    李炟和李菊是李家两个最小的孩子,到时要跟随姐姐到洛阳送亲,每人新置了两套大红的喜服。(李炟和李菊是李家两个最小的孩子,到时要跟随迎亲的队伍送姐姐到汝阳官渡,每人新置了一套大红的喜服。)

    三月十八日一早,李家把大大的喜字贴满前厅后院,亲朋好友都来道贺。

    上午十时正,王孝勇披红挂绿,骑着高头大马,带着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向李家走来。

    王孝勇三天前从洛阳回到汝南重阳王家老宅,祭拜天地,敬告祖先,今天从王家老宅出发到李家迎亲。接到李梅后直接座马车到汝阳(周口)官渡,逆颖水北上,进入大运河,然后到达都城洛阳。所以,今天迎亲队伍中没有花桥,而是六辆豪华马车。

    李家门前早早铺好红毯,迎亲的队伍一到,便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王孝勇翻身下马,在叔叔王东方c王东明的带领下进入李宅。

    李天一将王东方兄弟迎进客厅。

    王孝勇站在院子正中的红地毯上,请求新娘子李梅出门上车。

    不多时,顶着红盖头的李梅被搀扶出来。今天的新娘子格外漂亮,身穿钗细礼服,一层叠着一层,外罩青绿色花钗大袖襦裙,翠绿披风迎风飘动,与一身红装的王孝勇站在一起,红男绿女,分外娇娆。

    王孝勇与李梅向奶奶季氏和李天一夫妇三鞠躬,拜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王孝勇将李梅抱上婚车。

    因为洛阳离得较远,回门宴便在当日举行。亲朋好友和王家迎亲的队伍二百多人座满了李家前院。

    十二时正,迎亲的马车开始起程。除王家六辆马车外,李家也安排了三辆马车,拉上李梅的嫁妆一块同行。

    九辆披红挂彩的马车在重阳镇的乡间小道上迤逦而行,早春二月,中午的阳光温暖地沐浴着人们,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已悄然开放在田间c山边,一缕炊烟从重阳的上空升起,座在马车上的李梅,将盖头布撩起一角,深情地望一眼生活了十六年的地方。告别了重阳,告别了故乡,也告别了十六岁少女的梦想。

    重阳至汝阳官渡八十里路程,马车要跑六个多时辰。马车里很宽敞,两排软座铺了厚厚的棉垫子,座在上面很舒服,即使马车跑赶来也不觉得颠簸,如果累了,车上备有羊毛毯子,可以躺倒休息。

    李炟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又是座这么豪华的马车,他有点兴奋,把马车的软帘掀起,连薄纱都拉开,不停地向窗外张望。马车跑起来,马蹄敲击地面的声音,和着马脖子上铃铛碰撞声,听起来很美妙。

    走了一阵,马车虽然很舒服,时间长了难免有些无聊,特别是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

    李炟把头伸向窗外,大声呼喊王家管家王全。

    “小少爷,你有什么事?”王全问。

    “王管家,我不想座马车了。”李炟吵闹。

    “不想座马车座什么?你看咱这全是马车。”

    李炟指指骑在马上的王孝勇说:“我也想骑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