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4、考城之战(第1/2页)  重阳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为了阻止陈庆之继续北上,北魏命征东将军济阴王元晖业率领羽林军两万,驻守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全力防守,止住陈庆之北上的脚步,等待尔卓荣率军前来决战。

    考城的地势非常特殊,环城四面被水包围,平时进出全靠吊桥,而此时,吊桥被元晖下令拆毁,考城被完全封闭起来了。元晖业以为凭借天险,量陈庆之区区七千人马,是没有办法攻克考城的。

    陈庆之带着李炟和自己的副手围绕考城转了三圈,也没找到下手的办法。如果强行攻城,自己没有必须的战船过河,七千人强行渡水,城墙上是元晖业的两万北魏羽林军,恐怕还没到城墙下,就没了性命。

    “将军,属下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围而不打,考城是个小城,粮草储备有限,围起来,不用一月,元晖业就会饿得开城投降。”陈庆之的一位副将建议道。

    陈庆之摇摇头,说:“你说的是个好方法,但此时不行。为什么?时间不允许,我们以区区七千人马千里奔袭,靠得是速战速决,等到尔卓荣的大队人马赶到,内外夹攻,我们不但不能攻下考城,连投降的份都没有,恐怕全军都要葬送在这里。”

    陈庆之一天去考城周围看了三遍,也没找到合适的攻城方法。

    就在陈庆之为进攻考城着急的时候,李炟自己也去仔细察看,并且走得更远,向上,向下走了二十多里。

    考城地处黄河故道,黄河在东昏(今兰考)改道向北后,这里成了江北湿地水乡,与黄河c惠济河相连,是南下北进的战略要冲。往上一百多里,便是黄河改道处东昏县,眼下正是十月未,黄河枯水季节,如果派出小队人马到上游黄河改道处引水而至,不需要多少水量,就可淹掉小小的考城。

    李炟把自己的计划向陈庆之作了汇报,陈庆之站在地图前观察了半天,若有所悟地说:“威武将军好计策!只是水下来冲垮考城城墙后,水会更深,不知道我们怎样进城杀敌?”

    “陈将军,我们可以制造浮垒,水过之后,让兵士们乘着浮垒进城。”李炟借鉴现代军队渡水作战,可以搭建浮桥的思想,提出了浮垒的构想。

    “浮垒?是不是像船那样?”陈庆之虽没见过什么是浮垒,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凭着见多识广,很快就明白了李炟的意图。

    李炟前世曾经是消防兵,对水患的危害是非常清楚的。战胜敌人固然重要,但绝不能伤害城里无辜的百姓。所以,他接着说:“我们派出一百人小分队去黄河放水,现在黄河水流不急,为了达到水攻的目标,我们在考城下游同时筑拦水坝,这样会加强水势,上游下来的水遇坝回流,可以快速抬升水位,实现冲毁城墙的目的。”

    “我计算过,以考城周围的水容量,黄河上放水的小分队,只能放水一个时辰,就要堵住泻水口。同时,看到城倒之时,下游的拦水坝要立即扒掉,泻掉考城周围的水,保证我们攻城将士和城中百姓的安全。”

    陈庆之对李炟的神机妙算感到吃惊,这不是一个常人所能做到的,如果真像他说得那样,放水攻城只要一个时辰,就能实现目标,李炟决不是凡人。陈庆之对李炟的爱民之心本来有点不以为然,战争时期,一切以胜利为根本,误伤一些百姓也是自然的。但想到,李炟可能真的是神仙下凡,自然是慈悲为怀,不能与凡夫俗子相提并论,所以,也就理解了李炟的做法。

    攻城前,李炟向陈庆之建议,“大凡攻城,攻心为上,我们这一战不仅要保证迅速攻下考城,更要打出气势和心理优势。北魏有百万人马,我们只有区区七千人,两相比较,差距太大。如果一仗一仗地打,将军什么时候可以打进洛阳?从而实现武帝定下的元颢归北的战略目标?”

    李炟略一停顿,接着说:“这一仗,我们可以借助水攻考城的独特战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